“牛頭山”
雙手伏案,眼睛死死盯著地圖中一片小小的山巒。
當李懷忠將大軍的進行路線指明之后,寧永年第一時間便注意到了牛頭山這片區域。
“皇上,牛頭山一線是通往蜀州城最短的路,若走其它路少說也會耽誤五日以上的功夫。”
一旁的李懷忠猜出寧永年在擔心什么,便小聲解釋道“并且牛頭山雖是山區,但其中并無太多天險,東南西北皆算是通暢。”
“想來蜀軍應當不會在這里設伏。”
“”
簡單介紹了一下牛頭山情況,李懷忠便不再說話。
他的分析其實沒錯,牛頭山雖然相比于其它地方多少兇險一些,但還遠遠稱不上“天險”,想要在其中設伏的難度很高。
更何況如今蜀軍只有三萬多人,根本就不具備埋伏三十萬大軍的能力。
所以李懷忠是覺得蜀軍肯定不會干這種“送死”的事情,一定是要退回蜀州城跟大黎援軍一起守城的。
老太監的想法合情合理,但其實這正是魏長天當初想要營造出來的“假象”。
畢竟如果找個十分危險的區域設伏,傻子也能看出其中有詐,而這片“危險系數”不那么高的牛頭山區便不太會產生這種問題。
因此他才會選在牛頭山布下陷阱,并且由此制定出了整套作戰計劃。
當然了,在原計劃中,朝廷大軍應該是在蜀軍突圍后便立刻追擊前往牛頭山的,根本不會給寧永年思考下令的時間。
而現在由于震山營和秦正秋的出現,朝廷大軍晚了兩日才出發,“追擊”也就變成了“推進”,多少影響了一點整個計劃的流暢性。
魏長天自認為這樣一點小“意外”問題不大,應該不會影響大局。
但實際上,當對手是寧永年這般人物時,任何一點小紕漏或許都會被無限放大。
“”
看著地圖,寧永年足足百息沒有說話。
他其實并沒有懷疑韓兆這個人,也沒有質疑韓兆打算走牛頭山一線的決定,更明白自己應該盡量少干預戰事。
畢竟韓兆身處前線,要遠比自己更清楚情況。
可是寧永年心中就是總有一絲不安的感覺。
雖然除了那個“一劍斬三千卒”的高手之外蜀州戰事便再無什么異常,甚至可以說進展的十分順利。
但就是因為太順利,反而卻讓他感受到了那絲隱藏在黑暗中的危機。
“告訴韓兆”
突然,寧永年終于不再猶豫,伸手一點地圖上的另一個位置“讓他改走晉原一線。”
“晉原”
李懷忠有些驚訝的看了眼地圖,小聲提醒道“皇上,如今大軍已開拔半日,如果此時轉向恐怕會大大影響行軍速度。”
“加之晉原一線路途本就稍遠,這樣一來大軍恐怕要晚上數日才能抵達蜀州城。”
“晚幾天就晚幾天吧。”
搖搖頭,寧永年語氣平靜“朕不想蜀州那邊有任何意外。”
“這老奴明白了。”
既然寧永年都已經決定了,李懷忠自然也不可能再多說什么,頓了頓后又問
“皇上,奉元那邊該當如何是否要與李岐和談”
“談肯定要談,不過卻不是和談。”
寧永年瞇了瞇眼“傳令給鄔定,將李岐立刻押送至懷陵府。”
“是。”
李懷忠聞言低頭應聲,心中已明白寧永年這是要做什么了。
懷陵府位于大奉邊境,與原州之間僅僅隔著一條蟒河和一片西漠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