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篡位之人必須得能得到朝廷大部分官員的支持。
第四,篡位之人必須得能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支持至少不能反對。
而眼下的情況很明顯。
第一點寧文均無疑完全滿足。
第二點魏家也已經幫他做到了。
可這第三第四點
且不說寧文均能否被大寧百姓認可這般相對遙遠的事,但說他能不能得到大部分朝官的支持,阮天富就覺得夠嗆。
在許、柳兩家盡滅之后,如今大寧朝堂之上就只剩下三種朝官。
第一種就是如自己這般的中立派。
而剩下的自然就是“寧派”和“魏派”。
后兩者的數量相差無幾,加起來基本有個七八十人。
所以余下那三四十人中立派的態度就尤為重要。
這些人如果支持寧文均,那后者便大概率能“順理成章”的即位。
而若是這些人不支持,或者不發表意見那即便寧文均在魏家的幫助下強行即位,但也絕對無法讓各州府順服。
畢竟站在這里的每一個官,幾乎都代表著地方上的一股大勢力。
因此別說寧文均了,就連魏賢志也不敢隨便亂殺,只能是通過威逼利誘種種手段來爭取每個人的支持。
只是這何談容易。
要知道“中立派”的為官之道就是不站隊,更何況是這種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定更不會表現出任何傾向。
再說現在距離魏家“起義”僅僅過去一夜,哪里有時間給魏賢志來暗中“拉票”
最起碼自己就沒有被魏家找上。
所以
“太急了”
輕輕嘆了口,阮天富自言自語的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而就在他思考的同時,朝堂之上早已理所當然的亂作一團。
“共事”了這么久,大家對于彼此姓“寧”還是姓“魏”早就一清二楚,因此一等寧文均演講完就已然開始了激烈的爭辯。
當然了,雙方吵歸吵,但說話還是比較注意分寸的。
尤其是寧派的官員,也不敢直接罵寧文均企圖篡位,只是不停嚷嚷著“此事需得等皇上回來再議”,“若是皇子所言為真,皇上到時再退位也不遲”之類的話。
就這樣,整個太和殿突然便從此前的死寂變得熱鬧。
只不過兩邊人數相當、聲量相當,就這樣吵下去估計吵到明年也不會有什么結果。
因此,魏賢志、寧文均,甚至是阮天富,都在等待著一個可以改變這種僵局的契機的出現。
三人并不知道魏長天做了什么安排,阮天富更是連“魏長天已經做了安排”這件事都不曉得。
直到他看見公認的“中立派高官”李岐突然一步邁出,恭恭敬敬的沖寧文均拱了拱手。
“殿下”
“自今日起,大理寺愿聽令于殿下調遣”
“”
“殿下鴻臚寺亦愿您早日即位,還天下以泰平”
“殿下我國子監千余監生亦有此愿”
“清吏司附議”
“光祿寺附議”
“通政司附議”
“工部附議”
“詹事府附議”
“”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