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說道:“道長,半年前莫敖楊的死亡現場距離你們寺廟有一些距離。從調查案卷里,也并非是你們日常需要去的地方,荒郊野嶺,你們是怎么第一時間發現到尸體的?”
李兵兵挑挑眉,認真聽周元他們對話。
榮芳擰起眉頭,顯然沒考慮過這個事。不過他也記起了一些事情,說道:“事情有些久,我可能記不太清楚,不過當時是團頌日。呃,這日子半年一次,從寺廟走出去的孩子,有部分如果還在本省里工作或者讀書的話,就會回來聚一聚,給新來的孩子傳達一些對于未來希望的理念,然后一起頌道,吃飯,一同在廟附近種一棵因果樹。”
因為日子比較特殊,所以榮芳雖不記得具體的日期,但也記得當時的情況。他說道:“萬事皆有因果,因果樹便是如此之來。只是萬萬沒想到,因果樹沒種下,便有了生命的因果。”
這話聽起來比較高深有內涵,但周元并沒把注意力放在這。
聽到榮芳回復后,周元回頭去看李兵兵,眼神里似乎在詢問他,榮芳此番的說法,和上次他們接到案子來到現場的口供是不是一樣。
李兵兵點頭,表示沒問題。
“道長,你說在還留在本省工作的都會過來,那當天林陽過來了嗎?”周元問道。
榮芳思考了會兒,恰好碰到了在旁邊走過要去打掃衛生的榮關,把他給叫住,說道:“榮關,你去把廟里的檔案房的團頌日名冊拿過來。”
忽然被叫住,榮關扭過頭就看到周元他們有些驚詫,但也沒多停留,立刻小跑去了檔案房,去拿榮芳說的名冊后又小跑了回去。
榮芳翻開名冊看了幾眼,點頭:“當天榮難確實有來。”
得到這答案,周元便沒其他疑問了。臨走的時候,他又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喊住了正要閉門休息的榮芳,問道:“道長,罪惡的人,能飛升嗎?”
“不能。”
“那神佛皆渡何人?”
榮芳不假思索道:“仁義禮儀,天下大德之人,方能修得正道。”
“你如何知他們是飛升還是落入下豐都。”周元問。
榮芳道:“酆都大帝會在他們身邊留下痕跡,告訴世人,他們去向何處。”
聽道長一席話,解了周元滿頭愁緒。
回程的車上,李兵兵憋不住問道:“來這里就為了問這些?有什么用啊?最后你們那是在說道還是在論劍?”
“有用,大有用處。確定了當天林陽也在案發現場,那么目前可以確定,莫敖楊的死亡線索了。”周元說道,“至于后面榮芳說的話,解了我心中關于酆都大帝簽文疑惑。”
李兵兵抓狂,“兄弟,麻煩你說清楚點,別打啞謎的,我聽著腦殼大。阿睿,你能聽懂什么意思嗎?”
沈睿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理解。
“待會可能就能明白了。”周元對李兵兵說道:“麻煩李隊長開車去林陽就職的學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