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很快就從綏安王府出來,上了車,就心情愉快的笑起來。
魏國大長公主態度之好,在李夏意料內,又出乎在她意料外。
大長公主不但答應的極其爽快,還十分的熱情體貼,主動要在那天一早就過去,還要出面請幾位幾乎不再出門走動的老封君,接著又是一番指點,極其盡心盡力。
這讓李夏心情輕松之下,十分愉快。
魏國大長公主這一輩子,天之驕女四個字,名符其實。
先鄭太后只生了先皇和她這一子一女,世宗皇帝活著時,對魏國大長公主的疼愛,遠在先皇之上,諸公主中,她是最受寵的那一個。
從先皇到皇上,她都是最受愛重,最有權勢的長公主、大長公主。
她死的時候,也算高壽了,風光大葬,皇上因為她的死,輟朝三日。
這樣一位天之驕女,對她好到這樣,不是因為她是李夏,而是因為她是秦王的未婚妻子,因為秦王是金太后的遺腹子,是太后親生的兒子,是因為太后。
她一定是心懷愧疚,才會對她好成這樣。
有愧疚就好。
有了魏國大長公主的盡力支持,嚴夫人這場宴席就更加順當了,照閔老夫人和隨夫人的建議,寧緩匆急,這宴席放在第三天,嚴夫人從嚴家和徐家借了人手。
前一天,嚴夫人不怕麻煩只怕不周到的又挨家說了一遍,京城這會兒遍地災禍,大小街道都沒清理出來,車多人多了只怕不便當,大長公主那天說是一頂兩人小轎過來。
諸人心知肚明,京城這樣的情形下,雖說這是場籌集善銀做賑濟的宴會,可若是奢車華服,喧囂熱鬧聚集一堂,好事沒做,只怕先成了壞事。
都是聰明人,宴席那天,從大長公主起,都是一頂兩人小轎,幾個隨從,毫不引人注目的進了永寧伯府。
永寧伯府里,這幾天全府上下比李文山成親那天還傾盡全力,這會兒早就從大門以內,到花園各處,全部清理干凈,粉飾一新,火烤香熏的清新非常。
李夏和李文楠、李文梅站在二門里,恭敬的迎接每一位到府的女眷,從大長公主到吳推官的太太,一樣的恭敬有禮。
這場宴席,說是宴席,更象是茶會,能體貼周到的地方,都到了極致,奢華卻半點沒有,不過幾杯好茶,幾碟子上好的點心。
魏國大長公主的支持,不是說說而已,到的極早,最后大包大攬,“九姐兒放心去做,不拘哪里,銀子糧食什么的,不夠了都是我的,大家都知道,我那莊子封地,多得很呢。”
有大長公主和閔老夫人,隨夫人等人的全力支持,江府來的是江延世的母親魏氏,安靜坐著,幾乎沒說什么話,銀錢上大方的簡直令人目瞪,蘇廣溢的夫人謝氏性子溫婉,幾乎和所有人都交好,說著路上看到的慘狀,嘆息連連,悄悄問了嚴夫人,錢糧藥哪一塊略少,聽說藥上不算多,忙包攬下來,她娘家最早是藥材起家,現在也是數得著的藥材大商。
忙了大半天,一一送走諸位老夫人夫人太太們,嚴夫人長長舒了口氣,眉開眼笑,“總算是順順當當!蔓青呢,趕緊去趟帳房,數目字兒出來沒有,要快,得趕緊讓九姐兒報進宮里,還有王府,江公子,三位皇子,都得送一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