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謝家出才子,這是整個江南,甚至整個天下都有的共識。
謝家才子,到謝明韻,就連謝家子弟,也覺得只能仰而視之,也覺得謝家的才子,之前之后,到謝明韻,就是那個頂峰了。
謝明韻今年十九歲,關于他的傳說太多,最為天下人津津樂道,是他十歲那年,下場考頭一場童子試,接著縣考,接著府考,院考,回回都是頭一名,一氣兒拿了三個案首。
小三元之后,接著鄉試,又是頭名,離三元及第,差了兩元,離六首差了兩首,可天下人,連皇上在內,都十分篤定的認為,只要他下場,會試和殿試的那兩元兩首,必定是他的,他將是本朝頭一個六首三元。
偏偏這位才氣縱橫的謝才子,生的又極好,據說好看到真正的沉魚落雁。
平江謝家人才輩出,自然是和所有大家族一樣,老宅是祭祀之地,一族之本,是致仕之后安度晚年,也是幼時成長,當然也是每次考試要回來的地方。
平江謝家另一半,在京城大宅。
謝明韻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平江老宅,只在考試時,來來回回住過一陣子。
謝明韻的祖父謝家安寬厚有智,是他那一輩兄弟中最具威望者,在科舉上卻一路坎坷,年近四十才考出了鄉試,和兒子謝光同榜,謝光高居前三,他吊在榜尾。
這一考之后,謝家安就斷了科舉仕途之心,眼望著兒子,專心替兒子打理諸般雜事庶務。
謝光也沒辜負他爹的期望,隔年到了京城大宅,再一科的春闈,考了個一甲第三。
后來,據皇上自己說,謝光的文章策論,比第二名榜眼還要好一些,和狀元不相上下,之所以點了他做探花,是因為他實在好看,三個人中間,他作探花最合適。
高中探花這一年,謝光也不過二十三歲,剛剛成親,娶了書香大家江寧明家的姑娘,夫妻相得,一家子用花團錦簇來形容,半點不過份。
謝明韻是謝光的長子,生在謝光高中探花半年后,一生下來就好看的出奇,稍大一點,過目不忘,明理明事,從生下來,就是他爹他娘的掌中寶,他祖父祖母的眼珠子,以及,謝氏族長以及幾位身居高位的長輩的期望所在,在謝氏全族,以及整個京城的仰視中長大。
這樣的出身,這樣的家境,謝明韻卻是出了名的冷情冷性不茍言笑,據說從小就沒怎么哭過,當然也沒怎么笑過,待人接物禮貌周到無可挑剔,卻近在眼前同時遠在天邊,讓人只能遠觀沒法靠近。
謝明韻十一二歲就考出了三個案首,之后七八年,卻再沒下過場,外面的說法,是說他要是下場,必定一考而中,畢竟連皇上都等著在本朝出一個六首三元呢。
要是考中了,必定要授官,十三四歲,十五六歲就踏上仕途,太早,也太辛苦了。
這說法大家都認可,畢竟,人家謝家又不缺官。
只有謝家族長,那位做到工部尚書時,就已經比幾位相公都大了好幾歲的謝尚書,一肚皮苦水。
他們謝家這位大才子,這位他十年前就敢斷定必定能早早拜相,能做首相的侄孫,他不是要晚幾年考,他是不打算再考了,他說他就沒打算入仕途!
除了這件,還有親事,謝明韻今年十九了,還沒定親,不是沒挑到好的,而是,他壓根沒挑過,他說他沒打算成親。
這樣的謝明韻,卻不成家,不立業。這是謝尚書,和遠在荊湖北路的謝漕司夫婦,以及謝家有資格知道這件事的族老們,這小十年來,最煩心,和最糟心的事。
……………………
蘇囡和表姐表妹們趴在祠堂儀門外鼓架后,屏氣噤聲,等著看她們謝家那位傳說的神仙一般的大才子謝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