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回遇見蔣慕淵的時候,她該好好跟他說聲“謝謝”。
顧云錦拿著簪子回到顧家院子里,藥已經燉上了。
她把點翠簪子交給徐氏,徐氏反復端詳著簪子,眼睛通紅,強忍著沒落淚。
“全靠賈家大姐幫忙,”徐氏握著顧云錦的手,道,“又是去典當行里奔波,又是請太醫來看診,我們欠了她好大的人情呢。”
顧云錦笑著寬慰徐氏,讓她莫要往心里去。
徐氏問起了府里狀況,顧云錦也不瞞她,等吳氏進來后,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吳氏聽得目瞪口呆,徐氏則連連搖頭,嘆道“都半百的年紀了,卻比從前更折騰人了。”
對閔老太太的性子,徐氏一言難盡,平日里也不愛說長道短,但她接觸老太太時間長,經歷過對方從普通商戶填房到官家老太太的身份轉變,原本以為老太太一年比一年端得住了,沒曾想,到了這個歲數,反倒越活越回去了。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難理解。
從前日子順風順水,水漲船高,老太太沒有多少糟心事,自然不鬧,這陣子連番受氣,無處宣泄,骨子里的不講理就都泛上來了。
“別與她沖撞,萬一吃虧了,多不值當。”徐氏關心道。
顧云錦嘴上應歸應,心里自有明鏡,她與閔老太太沖突,肯定要做好不吃虧的準備的。
屋外藥香濃了,顧云錦吸了吸鼻子,突然間生出了一個念頭。
既然賈婦人是蔣慕淵的人手,那她所說的“老爺曾幫過烏太醫一把”,恐怕就不可信了。
退一步說,烏太醫當真看賈老爺的面子應允給賈婦人看診,那也該是賈婦人去烏家,而非太醫來北三胡同。
能讓烏太醫每半個月一頂轎子走一趟的,大抵還是蔣慕淵吧
賈婦人替蔣慕淵做事,必定能干精明知分寸,沒有蔣慕淵點頭,她如何能讓烏太醫捎帶給徐氏看診而偏偏,賈婦人頭一回來顧家,就主動提及了太醫之事
如果簪子是賠罪,是舉手之勞,那太醫呢
難道也是舉手之勞
那蔣慕淵的手勁可真夠大的。
顧云錦不由抬手按了按眉心,下回除了道謝,她是不是該多問幾句
三天后,顧云錦和念夏、撫冬正在蘭苑里蹲馬步,一個小丫鬟匆匆來稟,說是吳氏來了。
吳氏腳步飛快,走到顧云錦身邊,從袖中取出了三張紙給她。
顧云錦低頭一瞧,正是鐲子、玉佩和耳墜的當票,除了那玉扳指,其他的都找齊了。
“大娘一送來,我就來了,”吳氏眉梢一揚,“這回看看她們還有什么戲可唱”
吳氏的神情亦如今日的春風,顧云錦不由笑了起來,指尖輕輕一彈當票,道“我們先去清雨堂,贖這三樣東西的銀子還沒著落呢。”
“說得不錯”吳氏笑彎了眼,理了理因趕路而有些松散下來的額發,“走,我們討銀子去。”
清雨堂里,楊氏得了信,轉頭透過窗子看著雄赳赳氣昂昂走進院子的姑嫂倆,心中忍不住哀呼一聲這討債的又來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