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兩廂見了禮,顧云錦開門見山,把三張當票攤在了楊氏面前“舅娘還要再比一比手印嗎”
楊氏那天仔細看過石瑛的手印,腦海里多少有些印象,此刻一看,似是對的上的。
“證據有了,你們要不要跟我一道去審她”楊氏問道。
顧云錦眼珠子一轉,笑了起來“前回就說了,審人還要舅娘出面,我和嫂嫂畢竟不是徐家人,不好去湊那個熱鬧。舅娘心里有數,事情亦是一清二楚的,石瑛認了一回了,這些肯定也會認下的。”
楊氏訕訕笑了笑,石瑛必須要認,不認不行,打一頓都要讓她認。
這兩姑嫂能不插手最好,免得又生是非,楊氏心里跟明鏡一樣,道“贖回來要多少銀子”
顧云錦看向吳氏。
吳氏一攤手,一臉無辜道“上回那簪子是隔壁大娘經手的,她給了德隆多少,我們就給多少,這次三樣東西,她只幫著打聽了去向,借了當票回來,拿多少贖,三家典當行也沒給個準信。
舅娘您知道的,云錦不懂買賣,我娘家也是兵痞子,我沒學過生意,嫁進顧家之后,手上沒鋪子要打理,真真是一竅不通。
我厚著臉跟您討個主意,舅娘覺得我們拿多少銀子去跟人家談價格合適啊”
楊氏這回是真的笑出了聲,給吳氏氣笑的。
這番話說得恭謹有理,卻分明沒安半點好心。
一口一個不懂要討主意,根本就是把難題又丟了回來。
當票總額共二十五兩,給得少了,拿去那鄰家大娘跟前,平白讓人笑話,丟的是徐家的臉,給得多了,就被兩個討債鬼給坑了。
不止如此,吳氏還順便翻舊賬,指責徐老太爺和閔老太太在徐氏出嫁時,沒給她陪嫁莊子鋪子。
楊氏暗暗憋著氣,在斤斤計較和花錢消災中,沒多猶豫就選了后者。
磨來磨去能磨出多少幾兩來她才不是閔老太太那等眼皮子淺薄之人。
“那就還是五十兩吧,湊上之前的,總共百兩,我也好記些,翻個倍,典當行應該會答應,”楊氏拍了板,心里閃過另一個念頭,試探著問道,“你沒打理過鋪子莊子那現在你們這一房生意是誰在管云錦親娘也沒留東西下來”
顧云錦下意識抿唇。
這幾個問題涉及了北三胡同跟將軍府之間的親疏了。
不管實情如何,顧云錦都不想讓楊氏看穿,她還是一只小狐貍,可缺不了將軍府的虎威。
吳氏亦是個機靈的,答道“生意都由將軍府里管著呢,回京城時,我們爺下定決心要從軍的,云錦又還小,太太身體不好,實在顧不上那些,就還是交給公中,每年分錢就是了。
我嫁進來之后,還是依著這規矩,我沒有那個本事,就不亂插手了。
況且,那些莊子鋪子都不在京城,平日里不好打點,年里奉帳又千山萬水的,就沒讓他們舍近求遠了。
太太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回京時一并交托了。
母親那兒的確有蘇家不少陪嫁,多數在江南,亦是考慮遠近,由蘇家幾個舅舅看著,等云錦出閣時,兄妹再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