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眼珠一轉,快步去素香樓里打聽,轉頭又與眾人道“小二哥說了,那車里的是顧姑娘呢。”
“顧姑娘那位將軍府的六姑娘”小娘子咋舌,“難怪那楊公子夫妻臉色臭成那樣,冤家路窄呢”
“顧姑娘怎得沒有下車”另一人奇道,“路上遇見表兄表嫂,大過年的,怎么也該下車來問個安吶只在車上坐著擺架子,不太好吧”
“你曉得什么”老婦人翻了個白眼,“就是大過年的,才更加懶得理。這一天天的,要見多少人,要問多少安呀,走親戚累都累死了誰還耐煩跟不對付的親戚周旋原就是撕破臉了的,還拜年呢”
街上看熱鬧的有不少老婦、娘子,皆是明白年節里人情往來的煩惱的,各家都有處不攏的親戚,逢年過節卻要親切十足地拉家常,已然是煩死那狀況了,當即哄然大笑,十分贊同老婦人的話。
說到各種性情的親戚,一時話茬打開,相熟的成群說閑話去了,也沒有再講顧云錦與楊昔豫夫妻的偶遇。
另一廂,顧云錦離開得早,并不曉得東街上后續的事情,只叫念夏提著點心與家里人一道分了。
單氏關心她在宮里的狀況,便也在徐氏屋里等她。
顧云錦笑著說了今日在慈心宮里的狀況,皇太后喜歡聽什么,底下人又是怎么湊趣的,一一說給她們聽。
單氏笑盈盈聽完,心里透亮,皇太后能如此高興,還真缺不了小曾公公幾人的幫忙。
俗話說,閻王好過、小鬼難纏,恰恰是這些身邊人,才最影響皇太后對顧云錦的想法。
他們平日里能不顯刻意、恰到好處地幫著說幾句話,那就比外頭其他人說一百句都有用。
而像今天這樣一唱一和地在一邊捧場,更是狠狠出了力的。
真說起來,即便不拆臺,他們作為皇太后身邊的心腹,全然不幫忙,只看著顧云錦討好皇太后也是可以的。
單氏嘆道“可真要好好謝謝小曾公公他們。”
顧云錦亦明白這道理,所以才會在離宮時與小曾公公道謝,她道“我進宮去,私下給他們塞紅封不合適,就沒有拿出去。”
“宮里眼睛多,不拿出去就不拿吧,”單氏想了想,道,“往后小曾公公替皇太后來西林胡同跑腿的機會還有的,那時候我拿給他,名正言順的。”
顧云錦莞爾。
“瞧我,”單氏說著說著就一拍腦袋,“險些給忘了,徐家大姑娘一早給你送了帖子來。”
徐家旁人送貼來,單氏不一定收得樂意,但徐令意那丫頭,她還是挺喜歡的。
顧云錦接過帖子,打開來一看就樂了。
上頭說,徐令意初六要隨魏氏去西山上的道觀祈福,想邀顧云錦一道去,那天她答應了與他見一面,怕魏氏想東想西嘮叨,請顧云錦替她打個遮掩。
那個他,指的當然是紀致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