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已經進行了四天,絕大部分的議題都進行得很順利,面對人類那些精細復雜的大篇計劃說明,和明顯傾向撒謝爾的各種條件,一般的狼人幾乎想不到什么反對的理由,很少有什么計劃得到的票數是少于九成的,連人類又要召集一批奴隸對撒謝爾部落所在的平原進行農業開發這個題目都被輕易通過了。
云深看著會議記錄,若有所思。
看起來狼人們對土地控制權并不太敏感,后續發展應該可以有所期待。
就區位而言,撒謝爾部落目前的住地顯然更適合城市建設,這個部落不僅坐落在一片平坦的原野上,擁有一段寬廣平緩的河道,附近的煤鐵藏量也相當豐富,鐵礦的主要礦脈在距部落西北二十多公里遠的一片山區中,僅從目前探查到的部分數據,云深估計撒謝爾鐵礦的儲量應該在百萬噸以上,與總是受到能源威脅的地球相比,這個世界有足夠多未經開發的資源,不過在如此近的距離上就有品質如此優良的露天硫鐵礦仍是極大的幸運,此外煤礦的地質儲量也非常驚人。
終于能籌劃對這些巨量資源的開發,云深對未來總算有了足夠的信心,這些礦藏足夠支持一座大型城市的建設和運轉,雖說有色金屬和油氣這些工業體系不可或缺的資源已經看到部分希望,但除了準備培養更大規模的勘探隊伍,云深不打算抱什么不切實際的奢望。
跟撒謝爾的土地,聚集地的格局就顯得太小了。不算丘陵及河岸地區,適宜城市規劃的平坦土地只有十平方公里不到,其中一多半必須保留下來作為基本農田,即使一部分工業已經搬遷到周邊地帶,也不考慮未來的規模增長,生活區建設要滿足兩萬多人的居住,教育和其他需求是足夠了,但要擴大到十萬人的規模,那可以說完全違背了科學原則。
對其他人來說,可能只是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但云深有別的考量。
新建住宅的設計使用壽命只有十年。從今往后的五年時間,沒有什么意外的話,在撒謝爾現在的領地上建立起一個以農,牧,漁及初級食品加工為主,面積超過二十平方公里的大型農場是可能的,以此為依托將絕大多數的農業人口轉移過去,通過鐵軌交通網和港口碼頭建設形成新的聚居地,然后轉移的是產業工人,在兩地之間,他們將再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完成一個新的大型煤鐵復合體。
當這一切成型之后,才算真正出現了城市的形態。
而聚居地的定位,則逐漸向學校和試驗所轉變。
這個計劃是長遠的,需要的不僅僅是耐心而已。云深沒有向多數人公開自己的想法,因為連他自己都走得小心翼翼,時機未到卻好高騖遠只會引起遲滯和混亂,而時至今日,就云深觀察到的情況,無論這邊還是撒謝爾那邊,仍然沒有幾個人認為這份盟約能夠長久堅持下去,雙方差距的不只是外貌和領導者,風俗,生活方式,社會形態,現在還不能觸及的土地所有權和利益分配方式,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成為爭論的焦點。
想要矛盾不存在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兩邊的領導人能否在這個短暫的機會中建立起兩族的信任,將那些可能發生的矛盾控制在不影響體系正常運轉的程度內。
聚居地目前對未來的樂觀仍然是建立在云深身上的,除了少數幾個,絕大多數人仍然缺乏自信。雖然看著那些在會議中表現得茫然和笨拙的狼人,已經有人產生了難以掩飾的優越感,云深只能先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打算在會議結束之后問一問他們的想法。
然后到了第五天。
新一年工作的內容已經大部決定了,接下來要確定的,是這些工作的具體負責人。狼人們不再是旁觀者,他們既然要分享權力,自然也要承擔起相應的義務,已經完成投票的一百多項實際工作分別受六個“部門”管轄,而從這六個“部門”中又將抽出二十五人成立“委員會”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