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這是一個能夠跟工業城直轄人口相比的數字,它的可怕之處不需要更多的語言解釋。這十萬人的人口組成中,外來者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瑪希城原住民,男女比例高得嚇人,城市的主要管理者“外邦人”在這人海中少得簡直像幾葉孤舟,稍有不慎便頃刻顛覆。
然而就梅瑟達絲一路所見,從占地廣闊、秩序井然的硬質碼頭,到整潔高大、看守嚴密的庫區,以及動作熟練、態度冷靜的崗哨,再到如今走在城市主干道上,看到道旁不多的神色從容的行人,無不說明工業城開拓者對瑪希城的控制之穩定及強力。
雖然梅瑟達絲來此之前就已經知道,瑪希城實際上分為東西兩城,她如今身處的西城集中了大多數開拓者的建設成果,只有不到三萬人在此常住,同分作十個區域,安置了多數人口的東城定然有天壤之別。
沿著極為寬闊的筆直街道,她安靜地和其他人一起向城市中心走去。她的同船伙伴和接待人邊走邊友好地交流著,精靈拉下了臉上的紗布,幅度不大地左右轉頭觀察這座將舊瑪希城徹底消滅的新城市。因為城市建設的需求,這里的開拓者大量使用畜力,所以風中總是帶著一些不能消散的氣味,但梅瑟達絲還不至于連這都不能忍受,她在森林時一直親手照料自己的兩匹愛馬,在離開家園后為了避免偏見,也和同胞一起掩飾面容進入沿途的一些著名城市,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無論他們是用什么樣的心情開始了旅程,這些短暫游歷的結果幾乎都是他們倉皇離開,震驚于竟有這么多的人類以這樣難以描述的方式生活。
相比他們去過的那些人類城市,精靈們最終到達的工業城比他們在同族通訊中了解到的,也比旅行前想象過的,更比路途中期待過的要美好。那是一座雖然名字乏味至極,卻美麗得簡直有些尖銳的夢幻之城,有一種不同于精靈森林的理性和秩序之美,表里如一地強大,卻又充滿了寬容和友善,而且這種友善并非精靈獨屬。這座城市向所有種族敞開胸懷,對有志于學的人無論老幼皆傾囊相授,還為他們免去后顧之憂,所求回報卻十分微薄。雖然工業城亦非純然無瑕,但它存在于世就是奇跡。
作為術師最好的學生和工業城的締造者之一,那位龍之子全權掌控的瑪希城也帶著工業城的濃厚印記,就比如這條主干道,和干道旁幾乎完全統一的建筑形制都是三到四層的長跨度樓房,白墻紅瓦,除了大量使用玻璃外幾乎沒有裝飾,連木質欄桿都橫平豎直,雖然在精靈眼中幾乎沒有美感可言,但只要想一想這座城市是如何開始建設,又只建造了多長時間,眼前這幅過于規整單調的圖景就開始壓迫人的呼吸。
不過這里也不是一味的板正僵硬,精靈垂目看向路邊,綠化帶里生機勃勃,城市之外的漫天飛蝗正在吞噬萬物,這里卻如同被無形屏障籠罩,見不到多少令人厭惡的巨大蟲子,不同種屬的植物以一種整齊又雜亂的方式間隔生長,粗獷地開著花或結著果藤蔓纏繞在支架上,寬大的葉片葉脈深刻,幾乎形成一道綠墻;高大的植株垂下毛茸茸的花枝,亮黃的花朵下,淡綠的果實漸次膨脹;清秀如灌木的植物枝繁葉茂,擠擠挨挨,幾乎看不見它們腳下的土地,表皮光滑的翠綠果實在綠葉的縫隙中閃耀著亮光;間或有成行的筆直苗草,葉片柔嫩寬大,葉柄碧綠或清白的大片低矮植株,精靈能分辨出許多種出現在餐桌上過的蔬菜,相比她在工業城見到的那種過于追求產量的種植方式,這些小菜圃隨性得多,呈現出一種更令精靈愉悅的蓬勃美感。
路上時有或空置或滿載的馬車噠噠駛過,車夫控制著馬匹不要過于接近路邊,梅瑟達絲看到有背后縫著字的人提著籃子采摘蔬果,然后意識到他們正在前往食堂,客貨船到達瑪希城的時間是上午,算起來確實快要到午餐時間了。
他們沒有馬上去用餐,而是先去附近的宿舍安置了行李,然后結伴前往食堂。初來乍到這座城市,大家取餐用餐卻自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坦然,可能瑪希城的食堂同工業城也是一樣的相似,連窗戶的朝向都差不多,差別的可能是菜色和口味,雖然瑪希城的物資此時定然是緊張的,每個人的餐盤里仍有半只煮蛋。
食物沒有多么美味,但也不會令人難以下咽,因為隊伍里有一位精靈,他們這支新來的工作組受到食堂里其他人的一些關注,其他人調整了一下座次,為精靈擋去了一些視線,然后一邊進餐一邊談論即將開始的工作。這些事情和精靈沒有多少關系,她默默地旁聽他們的交談,不發表任何意見,沒有人特意同她說話,但氣氛并不尷尬。梅瑟達絲不討厭這種和人相處的方式,甚至說得上喜歡,他們這樣讓她感到輕松自在。
美貌、壽命和力量,這些種族的天生稟賦在其他地方也許是光環,也許是災難,無論如何,精靈總是不得不遠離人群。然而在工業城,人們雖然也會對他們表達一些傾慕和贊嘆,卻不會產生狂熱的情緒,精靈的來到沒有在他們穩定的生活中激起什么波瀾,精靈們被友好地接納,然后平靜地融入了工業城的新生活。他們在那座城市里過得仿佛是一些普通人,沒有受到過什么騷擾,也沒有多少時間去想為何他們不受騷擾,有許多的新知識需要他們學習,如果精靈接受工作的安排,那兒正有許多地方缺少人手,大家都不得不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