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城幾乎是無孔不入地侵蝕著部落人的精神。只是他們的手段不粗暴也不直接,往往在已經形成氣候后才為人察覺。比如說在部落人們渴望從聯盟商店獲得的物品當中,一種叫做“收音機”的東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部落人最開始需要,商店的售貨人也經常向他們推薦的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東西,不管火柴、刀子、水壺、鐵鍋還是鏡子,大多數部落人都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它們湊齊。在湊齊這些物事的過程中,他們被人為培養起了一種叫做“消費”的習慣,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占有的渴望,他們不僅想要生活的必需品,還想要生活的享受品。而比起印花的布料和首飾一類的東西,“收音機”雖然不能直接裝飾人們的容貌,卻作為最能代表工業城的商品充實了人們的生活。
這些用堅固的木頭包裹起來的小盒子從早到晚都能發出細小的聲音,輕盈悅耳的音樂表示時間的間隔,年輕的人聲用不同的語言為他們帶來各種“節目”從清晨到中午,分別是“每天十個詞”,教人學習工業城的語言;“每天新鮮事”,告訴人們在別處發生的故事,有發生在聯盟內的,也有從另一半的獸人帝國出來的,還有名為“開拓者”的人類在遠方折騰出來的,人們通過這個節目得到各種同他們相干和不相干的消息;“麻煩怎么辦”,通過一些人為的對話,告訴人們在荒野中如何辨識方向、生火和尋找食物,如何快而好地宰殺牲畜,到大人或者小孩被骨頭噎住了該怎么辦,還有對一些常見疾病和普通傷口的處理辦法等等并同時反復強調工業城能夠應對類似狀況的商品。
下午的播放的內容稍微有趣一些,有人唱歌,也有人讀書,用簡單的語言敘述一些吸引人的很長的故事,到了傍晚,它又會將“每天十個詞”和“每天新鮮事”重復一遍,使人們不容易錯過那些工業城要他們注意的事。最后,在人們入睡之前,匣子里那些輕柔的聲音會讓一些人在工業城學習和生活的人到“播音室”來,磕磕絆絆地念出他們要寫給遠方親友的話語。
雖然仍有許多獸人聽不懂收音機里的許多內容,但這并不妨礙收音機在很短的時間里為那些得到它的人們生活的中心,不僅因為這個匣子不需要注入任何力量就能發出聲音很神奇。在看不到太陽的冬日或者雨季里,人們通過它叮叮的報時聲來安排生活;他們將它用皮繩系在胸前,在放牧和狩獵的路上聆聽遠方的故事,自言自語地學習人類的語言;他們還將這些小匣子放在生病的人和年老的人床頭,用那些悠揚輕快的音樂和平穩的講述來使他們短暫地遺忘痛苦;因為不懂文字,也有許多人夜夜將耳朵貼在喇叭上,等待自己的孩子從遠方傳來的音信。
無論有多少人想要獲得這些收音機,工業城的貿易點總能夠在售罄之后迅速補足,雖然他們也對一個部落能夠購買的數量有個大略的規定,但限制得并不十分嚴格,所以這些收音機也漸漸流傳到另一半的獸人帝國去了。
流傳的后果是看得見的,從某一個時刻開始,越來越多的北方部落派人來到坎拉爾城,希望能夠在城中租借一處房屋,既作為倉庫,又作為他們前往工業城的一個中點。這些北方的部落有些甚至是北方聯盟成員通過這些收音機感受到了不同于傳聞的另一個工業城,想要來試探看看它是不是同廣播中說的那樣,會同樣向他們這些還未敵對的部落敞開大門,無償地向他們傳授知識和技藝。
斯卡夢魘說“誰會有便宜不占呢”
但聯盟內和聯盟附近的族長們很難讓那些遠方的部落明白,工業城確實會向他們敞開大門,但知識和技藝的獲得不會真的無需代價。這代價不是北方部落因為受惠才愿意付出的那一點點友好,工業城其實不在乎他們和北方的半個帝國要決出勝負時這些部落站在哪一邊,但他們在乎年輕的獸人。
整個南方聯盟,還有可能達到了三分之一的北方部落,都有部落成員在工業城學習和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