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慘痛的教訓,時隔百年都不能令人們心中的憤怒減輕,歷史殷鑒在前,難道又要因為某些人的野心而在此重復這場慘劇嗎
尤其現在意圖割據自立的不止八個,而是十三個王侯那兩名被除位的將軍拒不承認同盟會議的結果,他們說戰爭失敗并非由于他們的指揮失當,而是叛徒的出賣。他們拿出了一些證據,證明確實有人在情報的傳遞、物資的運轉上給他們設置了種種障礙,也有人在被兩位將軍的私軍帶去對質之前自殺,雖然十一人的將軍同盟及長老會極力否認他們之中有人同中央帝國的貴族勾連,但那兩位將軍要求奪回席位和軍隊的要求仍然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分裂的傾向像一場瘟疫,自上而下感染了整個遺族聯盟。因為高層的領導者毫不掩飾地開始爭奪權力,人們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利益和自己所屬團體的利益選擇陣營,在令人緊張的氣氛中,戰友反目,摯友絕交,甚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為此斷絕關系的例子都不鮮見。即使遺族復仇最大的目標就在眼前,但那些毀壞了團結根基的人卻說,中央帝國太大了,完全吃掉它需要很長的時間,雖然它是那么大,但已經病入膏肓,每況愈下,遺族已經給予了它足夠沉重的打擊,各地貴族的自立傾向和綿綿不絕的起義浪潮也在沖擊這具搖搖欲墜的身軀,它離自己倒下已經不遠了。所以現在就開始玩弄這些政治把戲似乎也不算很不合時宜。手指要攥成拳頭才能打出去,那么他們先花點兒時間完成內部的整頓也無不可吧
他們沒有能夠說服所有人,許多人出來反對他們。同樣地,反對的人也要有自己的組織,這些人聯合了起來,組成了不同于軍事同盟和長老會的另一個派系,并自稱為稱為“新派”。這個由中下層將領、地方代理官為主要成員的派系譴責將軍同盟和長老會分裂聯盟的做法,要求將軍們停止爭斗和發展私兵,收回分軍自行籌措糧草和“坐地掌權”的權力,并清理長老會,收回那些已經表明歸順對象的地方代理官的權力。
這種要一切回到原狀的主張姑且不論其幼稚無力,至少說明新派內部同樣是不團結的。為李云策送去人頭的那一派無疑是另一種主張,他們既有武力,又有行動,并且很明顯地,他們借李云策為他們行動的名義。
但至少在鑄造所遇襲之前,李云策不在任何一個派別之中。他也曾努力消除派系在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影響,他為人謙和,對遺族有貢獻,然而卻差點喪命,在他被刑求的時候,甚至聽過“都是西方來的怪東西把我們變成了這樣”的怨憎。
一定要說原因的話,是在遺族內部紛爭不休的時候,他將報紙和收音機這兩樣東西通過森林的渠道在遺族內部傳播開來。自兩年多前李云策帶著名為蒸汽機的神器及一支技工隊伍加入復仇聯盟,遺族面臨的艱苦局面就得到了很大改善,幾乎所有的遺族人都知道是這些神器為他們煉出了好鐵,造出了好兵器和好農具,各種水力和風力機械的應用讓制磚、鋸木、紡紗和榨油這些活兒都變得輕松和高效起來,機器和技術的應用不僅為他們創造了大量的財富,還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了占領地區的人們對遺族的看法,讓他們從“蠻荒魔物”變成了“將魔力從自然轉移到自身的復仇遺民”。
李云策因此在遺族內享有一種很特殊的崇高地位,人們很樂意接受經他之手傳到遺族的新鮮事物,尤其是收音機這樣神奇堪比蒸汽機的東西天然就有極強的傳播力。設立在神光森林的無線電臺讓人們得以聽到千萬里之外那令人向往之地的消息,無論是否完全相信廣播中的“故事”,人們都會將那個正在被深刻改造的新世界同他們正在面對的困境聯系起來。他們是如此地渴望強大、團結和富裕,遺族該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才能達到呢
他們將目光轉到李云策身上。
最初加入遺族聯盟的時候,李云策就立下誓言,他不為任何人,只為遺族的最高利益。他的工作就是對誓言的證明,除了積極推廣應用機器和通過試驗改進傳統生產方式,他還通過擴大技工隊伍,建立公學等方式努力擴散知識,與一些仇恨過于濃烈,連中央帝國的普通人民也在他們報復行列的人不同,他認為只有“仁義”才能讓遺族真正替代中央帝國的貴族統治,如果他們殘酷地對待那些連遺族都未曾聽說過的人民,這樣同那些被他們殺死的貴族有什么區別呢戰爭的目的不應只是為了復仇,更是為了建立新的秩序,在這一套秩序中,不僅遺族能生活得很好,其他民族的人們也應當能夠安寧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