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的喊聲很一致:“快點跑!”
幾戶人家送走孩子彼此打個招呼:“他嬸子吃了?”
“沒吃,正準備做飯呢,讓王老師那邊灶上的味兒給饞的遭不住了。”
“王老師真有能耐,要不說人還得念書呢,大學生好,條件好、有本事,你看學生也能跟著他沾光。”
“那是沾大光了,王老師多厲害,給家里娃一人一身新衣裳,那衣裳褲子的針眼我看了,扎實、密集,肯定是工廠里的好東西,不像咱這些家里縫的,亂七八糟!”
“對呀,這衣裳可太好了,還帶著腰帶,那穿上精神呢,昨天領著去走他姥姥,可把他舅家孩子饞壞了,饞哭了!”
雞架雞頭在鍋里燉著,漏勺用面餅卷著豬頭肉蹲在門口一口一口慢慢吃,吃一口咧嘴笑一下。
享受。
等他吃完了湯也熬好了,他去洗洗手掀開鍋蓋,找了最大的一個勺子來了一下子,一邊吹一邊說:“我嘗嘗這湯啥味兒。”
大迷糊說:“給我也嘗嘗。”
漏勺說:“你拿勺子啊——草,你怎么拿了個舀子?”
高湯出來了分在兩個鐵鍋里,然后一大袋子三十公斤面條,王憶分成兩鍋下了進去。
這面條學生不夠吃,他在倉庫里倒是還有面條但不能無節制的往外給,于是他把星期天大迷糊用鐵鍋糊的玉米餅子全拿出來,碾碎了放入湯里給加加料。
學生一人一碗面條、碗底是一小捏的雞肉絲,于是一個早上教室里都是稀里呼嚕吃面的聲音。
上百號的孩子,沒一個吃過熏烤的鹵味,這味道太香了,把他們吃的是神魂顛倒。
吃完飯不用刷碗。
碗都被舔的干干凈凈,舔不到的地方用手指往外刮,當真是一點東西不會留下。
這一大碗熱面條下肚,學生們的精力就起來了。
早上升國旗,學生們嘶吼著唱國歌,那歌聲滿島上飄!
中午頭他給助教們管飯,大餅卷豬頭肉。
這可把助教們高興壞了,拿到大餅把豬頭肉卷起來就往懷里一塞,著急忙慌的回家去分享。
王憶管的午飯是他們一家改善生活用的伙食,人人吃兩口,心滿意足一整天。
招弟、來弟姐妹如今是圖書管理員,也能跟著吃好飯,姐妹四個還是內向自卑,她們挨在了最后。
這樣正好,王憶從她們家賺到的錢多,暗地里會多給一份吃的。
另一個他把半個鹵豬臉和一只燒雞用報紙裹起來塞給招弟說:“你去給小爺送過去,一定要讓他收下,讓他補補營養。”
他說的小爺自然是住在四組那內斂嚴肅的老兵,名字叫王真剛。
老爺子是打過朝鮮戰爭、負過傷的人,王憶很尊敬他。
不過這人脾氣確實古怪,不好打交道,倒是稀罕孩子,可能人到老了都喜歡活力十足、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所以他就委托招弟去送東西。
招弟重重點頭,小聲說:“王老師你放心,我一定會送給過去。”
王憶拍拍她的肩膀說:“行,去吧,早點回家吃飯。”
晌午頭家家戶戶吃飯,沒什么人影。
青嬸子和鳳丫鬼鬼祟祟而來。
王憶把準備好的東西交給兩人:“那個兩位嬸子,你們周五給我的東西我去城里讓人看了,都不太值錢,青嬸子你家的東西價值尤其小,我給你扯了點花布、買了個暖瓶。”
“鳳丫嬸子你家的銅錢和袁大頭還行,一個能賣一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