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筆跡娟秀,像是姑娘的來信。
拆開看信紙上的文字。
還真是姑娘來信,原來姑娘看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后大為感動,特意給他寫了封信來表述自己的真情。
可是她沒有王憶地址,于是就把信郵寄給了《新民日報》文藝欄目組,讓他們幫忙轉交。
王憶很無語。
自己這是有迷妹了。
他打開剩下幾封信全是這情況,一抬頭看見張有信挑著眉頭正在努力偷看……
“看什么看?能不能尊重一下隱私!”王憶給他個白眼把所有的信都收拾起來。
張有信悻悻地說:“我還不愿意看呢。”
王憶跟他關系很好。
所以他一上來先給送了瓶汽水去解渴去熱氣。
但隱私這回事他必須得卡死,決不能讓任何人有機會去觸碰自己的隱私權。
這是蛇的七寸,是龍的逆鱗,是猛虎的菊花!
張有信歇息過后還得上船工作。
王憶便去給他拿了一袋子爆米花。
而張有信還在為他剛才的呵斥耿耿于懷,看見他拿來爆米花便嫌棄的說:“這誰要啊?
誰沒吃過爆米花?”
王憶塞給他:“你嘗嘗再說話。”
張有信不耐的抓了一個塞進嘴里。
然后又抓了幾個塞進嘴里。
他訕笑道:“還真沒吃過這個滋味的爆米花,你爆的時候往里加奶粉了?怎么還帶著奶香味?挺好吃的。”
王憶說道:“當然好吃,要不然我能給你。”
等到了傍晚再做爆米花他就不放防焦劑了,改成糖精,這樣爆米花只是簡單的甜和酥。
但對社員們來說也是足夠的美味,畢竟不用花錢。
社員們紛紛來領爆米花,老人大人都來領,一人帶個布口袋,能領小半斤呢。
抓著爆米花,社員們喜笑顏開:“老是跟著王老師沾光,不好意思了。”
“就是,沾王老師光太多了,王老師你有沒有啥需要我們幫忙的,你說就行了。”
“嗯嗯,爆米花好吃,真酥,王老師手藝好,什么好吃的都會做。”
王憶笑道:“說起要幫忙,我還真有事要找你們幫忙,各位嫂子、嬸子、老奶,你們家里養的雞賣給我這里一兩只吧?”
“我在城里不是有食品廠的朋友嗎?他們想買點咱漁家的海養雞,價錢公道,另外人家給咱補充雞仔,賣一只海養雞的補償兩個雞仔。”
在漁家買雞確實得需要人家幫忙,除非愿意出比市場更高的價錢,但即使出高價好些人家也不愿意賣。
因為雞鴨對漁家人來說不只是養的家禽,還是生產資料—雞屁股銀行。
之前青嬸子、小翠嫂等人跟他說過,從六十年代開始家家戶戶養幾只雞,全靠雞下蛋去換點孩子上學用的鉛筆橡皮本子或者是生活所需的油鹽醬醋。
正所謂地瓜面子是細糧、雞屁股里開銀行。
在外島公認的是一個家庭能有三到五只生蛋的母雞,那就足夠基本的日常開銷,這也是島上家家戶戶養五只母雞的原因之一。
聽了王憶的話,前面的王祥高摘下煙袋鍋笑道:“行,王老師發話了必須執行。”
“你抽空去我家里抓雞去吧,抓兩個吧,給我家留三個,補充的話不用補充四只雞仔,
兩只夠了。”
王憶說道:“現在沒有薅社會主義羊毛、剪資本主義尾巴的說法了,多養幾只雞沒人會管的。”
幫他分爆米花的王向紅說道:“不是管不管的事,其實咱一家一戶允許養五只雞也是摸索出來的經驗,祖祖輩輩家家戶戶都養這個數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