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咱沒有多余的糧食去喂雞,你養多了養活不起,雞鴨又不能去其他島上找食吃,只能在咱咱島上扒拉點蟲子草籽魚蝦啥的。”
“春夏秋三季好說,山上草多蟲子多,雞能吃草籽能吃蟲子加上漲潮退潮的帶上來些小海貨給它們填肚子,冬天呢?”
“養的雞多了,冬天餓的不下蛋甚至要餓死!”
王憶說道:“那為什么不是春天多養幾只雞,然后到了冬天就宰殺了吃掉呢?”
王向紅摸了摸胡子說:“一夏一秋養雞養不大啊,你養了個半大小雞就殺了吃?剛生蛋呢,多心疼人,還不如不養。”
王憶說道:“那讓社員們養上一批一夏一秋就能長大長肥了的雞。”
王向紅哈哈大笑:“哪有這樣的雞?”
王憶認真的說道:“還真有,你等著吧。”
島上養的土雞如果吃飼料其實一夏一秋也能長大,但島上沒有飼料,全靠它們自己找吃的,這樣天天跑加上吃的少,它們長的慢。
王憶說道:“現在剛入夏,我去城里進一批雞仔,然后咱養它一個夏秋,等到了冬天冷了,家家戶戶殺雞吃肉,小雞燉蘑菇,香的要命!”
這么一說他覺得事情真能辦。
就對學生們喊:“回頭老師抓雞仔給你們養,一人認養一只雞,等入了冬老師一天給你們殺五個雞燉土豆、燉蘑菇,這樣咱吃雞肉喝雞湯能吃喝上一個月呢!”
學生們一聽有吃有喝頓時精神抖擻:“好,王老師,好啊!”
“那我養兩個雞,給咱到時候多加兩塊肉。”
“我養三個!”
“我養五個!”
雞備競賽頓時展開。
王憶笑道:“不用養這么些,就一人一個,到時候都給自己的雞做好標記,一人養一個雞,好好養,不能養死了,要趁著春秋養肥了,到時候冬天好吃肉!”
學生們興高采烈的答應他。
社員們也很心動。
就是。
現在社隊企業都辦起來了,那多養幾只雞沒人會管的,這樣為什么不養呢?反正雞又不在家里吃糧食,養它一個春夏到冬天殺了吃肉!
王向紅說道:“可一個夏天一個秋天能養大多少?沒幾個月呀,到了冬天吃骨頭嗎?”
王憶笑道:“支書、社員們聽我說,咱島上養雞因為它們吃的東西能量低、蛋白高,所以肉長的好吃、蛋也好吃,可城里或者說工廠里養雞不是這樣養,是喂雞飼料,長得快。”
“像咱們養的這種雞叫越雞,肉蛋兩用雞,這種雞是咱江南的本土品種,土生土長的雞,它們其實長勢挺快的,如果在工廠里四個月就能長三四斤。”
“但它這個長勢還不是最快的,現在城里有種雞叫白羽肉雞,聽名字就知道專門吃肉的,它長得快呀,四五十天就能長到五六斤”
“瞎胡鬧。”王向紅不信,“這雞吃肉呀它能長這么快?”
王憶說道:“不信你問徐經理,這種雞是外國雞,但前年就進入咱國家了,前年國內已經養了四千萬只,內陸很多地方開始養這種雞了,就是為了更快的給老百姓提供雞肉!”
這些信息不會錯,他前天晚上做出要在22年開飯館的決定后便查詢了很多資料。
因為他計劃從82年搗鼓海養雞,所以特意查了關于養雞方面的資料。
白羽雞是一種特別適合島上人家養的雞,吃的少長得快,食物和肉的轉化率高。
當然島上不能光養白羽雞,可以養一部分白羽雞來給社員們改善生活,還是要養越雞。
越雞是本土雞,已經有兩千年歷史了,雞肉味道可比白羽雞好多了。
不過要說好吃那還得說是江山白毛烏骨雞。
這雞是我國名貴珍禽之一,全身羽毛潔白,喙、趾、肉、骨、皮卻呈黑色,冠髯呈絳色、耳垂雀綠色,肉不光好吃還有藥用價值,甚至血、蛋都可以入藥。
可惜這雞生長速度很慢,產蛋量也很少。
他現在有個初步想法,除了社隊企業外還要給島上社員找個副業,養雞應該最合適了。
如果島上可以同時養越雞、白羽雞、江山白毛烏骨雞可就最好了。
越雞下蛋,白羽雞給社員吃肉,江山白毛烏骨雞則養大后賣給他,這樣他雞蛋雞肉都能收,送去22年可以給飯館當個招牌菜賺錢盈利。
雙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