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貝這種貝類要收拾起來挺麻煩的,它一簇簇的湊在一起生長,一條繩子能長幾百幾千旳貽貝。
它們長勢不一樣,王憶得從中挑選,選差不多個頭已經長大的那部分連同繩子裁剪起來。
因為長時間貼著礁石生長,它們之間纏著不少海草海藻挺臟的,礁石上有海泥,那它們身上還會沾染好些海泥。
于是眾人挑選裁剪掉一段繩子后就得在海里使勁擺一擺,清理個差不多送上船去。
現在是剛剛收獲貽貝的日子,能收獲的還不多,王憶跟著半個來鐘頭便結束了,他們劃船搖櫓的回去。
劉紅梅給他介紹:“后面小秋自己來島上的話,你可以領他來撈淡菜,這片礁石下面藏著很多野淡菜,回去簡單白灼就很鮮美。”
王憶委婉的道:“我潛水的本事不太行。”
劉紅梅直接的道:“不行你就呀,生跟你‘我算術水平不太行’,你怎么跟他們?不就是讓去嗎?”
“正好你領著小秋一起潛水。”一個嬸子沖他擠眉弄眼,“我跟你王老師,潛水可能培養感情了。”
王憶琢磨了一下還真是個好主意。
潛水是要穿泳衣的,男女青年穿著泳衣相見這就代表了一種態度。
而潛水的時候難免會你碰碰我、我碰碰你,甚至還會摟摟抱抱,這感情絕對突飛猛進!
王憶頓時來興致了。
婦女們的對,他不會就要嘛,要習潛水,以后他肯定要做生產隊的主任,直白點就是天涯島王家人的下一任族長,這樣他不會潛水哪能行?
而秋渭水不在海邊長大,肯定不會潛水。
所以等他會了潛水那就嘿嘿嘿……
他越想越美差點笑出聲來。
婦女們多數是過來人,能不了解他的小心思,便紛紛拿他開涮。
王憶沒轍趕緊轉移話題:“誰再來一首漁歌?再唱一首漁歌嘛!”
小翠嫂子跟著起哄,結果婦女們把她給推出來:“你來唱!”
漁家婦女豪爽大方,以前打反動派的時候她們也是會搖櫓上陣的。
所以小翠嫂子站起來后便落落大方的:“那我來一首《抲魚調》吧,王老師你好好聽我唱,會這漁歌就把咱福海的海貨認個七七八八了……”
王憶放開櫓帶頭鼓掌,其他婦女跟著鼓掌。
小翠嫂子響亮脆生的嗓音便壓過海浪響起來:
“鰻魚長長,鯧魚扁扁,梅童魚頭大尾巴小……”
“飛魚會飛,鯔魚會跳,帶魚貪吃容易釣……”
“黃魚頭大,白扁嘴小,海蜇嘸眼水上漂……”
這首名為《抲魚調》的漁歌挺長的,總共有百八十句,唱出的是上百種魚蝦蟹名字和它們的特性:
“黃魚黃甏甏,鯧魚錚骨亮,鰳魚刺多猛,帶魚眼睛交關亮。虎頭魚須短,夢潮魚須長,烏賊骨頭獨一梗,箬鰨眼睛單邊生。馬鮫牙齒快,毛蟹腳長走橫向;青鲇魚,綠央央,黃鱘毛常兩樣生……”
漁家婦女嗓音都不錯,起碼挺適合唱的漁歌。
海邊生活風大浪大噪音大,人們習慣了大聲話,從小練得嗓門洪亮、中氣十足。
而漁歌本質是勞動歌曲,要的就是一個勁頭。
王憶聽著漁歌使勁搖櫓,將船搖回了碼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