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兩幅對聯后他還仰天大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人群里的王墨斗兩口子一個勁撓頭皮。
尬的頭皮要離家出走。
自家這親戚真的很……很那啥!
但很多人卻覺得黃有功這番表現很有文人雅士的風采,齊齊鼓掌大喊:“好!”
黃有功一看不少人給他鼓掌,頓時精神抖擻準備借著酒勁再整兩句更尬的。
王憶趕緊把他拖走了,說道:“貼對聯、上梁,那個李老師、毛老師,你們不是有拿手絕活嗎?亮出來啊!”
李巖京從布袋子里掏出嗩吶而毛海波則亮出了二胡,一個鼓腮幫子一個搖頭晃腦,然后一曲高亢歡快的調子傳進人群中。
社員們聽的痛快,又紛紛鼓掌喊:“好!”
李巖京和毛海波同樣受到鼓舞后精神抖擻,曲調連連變換,后面接連奏響歡快音樂。
多數人不懂嗩吶曲子,便問道:“這是演奏了什么?”
“王老師你見多識廣,你知道嗎?”
王憶傲然道:“別的不說,同志們,我對音樂是手拿把掐,不管是嗩吶曲還是二胡曲,我聽過之后肯定能一下子就說出曲子名稱。”
“我怎么有點不信呢?”徐橫疑惑,“校長我不是信不過你,主要是這有點厲害啊——你說這是什么曲子?”
王憶立馬說:“《百鳥朝鳳》!”
徐橫眨眨眼睛,問道:“哦,這就是《百鳥朝鳳》啊。”
不少人連連點頭。
或許大家伙沒有聽過《百鳥朝鳳》的曲調,但至少聽過這個名字。
不過大家伙不是都沒有聽過《百鳥朝鳳》,黃有功便聽過,說道:“不可能,這演奏的不是《百鳥朝鳳》!”
他這話說的篤定,可還是用眼神去詢問了秋渭水。
因為小秋老師現在醉心音樂對十八班樂器都有所研究。
事實證明他問對人了,秋渭水說道:“前面是《喜迎春》,接上去的是《慶勝利》,應該是吧?他們演奏的不錯,但曲調不是特別精準,所以我可能說錯了。”
眾人疑惑的看向王憶。
到底誰說的對?
王憶坦然說:“小秋老師說的對。”
“那你剛才還信誓旦旦的說是《百鳥朝鳳》?”徐橫翻楞著白眼問道。
王憶更坦然了:“你就說我是不是聽了嗩吶曲后一下子就說出了一個名稱?”
“《百鳥朝鳳》是不是一個名稱,我是不是一下子說出來的?”
徐橫這么不要臉的人,愣是讓他給整的不會了。
紅通通的對聯貼上正門和后門——教學樓底層大廳前后各有一座門。
于是現場有音樂有掌聲有歡笑如今又有了對聯,這喜慶氛圍越發濃重。
漢子們抬起大梁上樓頂。
隨著他們一步步登高,王向紅揮揮手喊道:“撒云糕!”
這個云糕其實就是年糕,不過在這里要叫云糕,步步登高上青云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