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南軻:“……”
姜令窈自己掐指算了半天,這才道:“若是記得沒錯,大嫂就是這幾日了,聞竹,你這幾日讓人盯緊些,若是家里有了動靜,速速讓人稟報。”
聞竹應了聲,轉身去取賬簿,回來道:“夫人,公爺,今年莊子上的管事又買了一百畝地,準備種豐年稻,馬場也新進了三十匹駿馬,過幾日就能抵達。”
姜令窈一邊聽,一邊接過段南軻遞來的豆漿,用油果兒在里面沾了一下,淺淺咬了一口。
甜豆漿全部浸潤了油果兒,酥脆的外皮增加了軟軟糯糯的豆漿甜味,好吃極了。
姜令窈很吃舒坦地嗯了一聲,看段南軻已經開始吃雞絲湯面,不由感嘆:“你就愛吃這一口。”
段南軻點點頭,半碗面下肚才覺得舒坦,對聞竹道:“知道了,家里的生意你辛苦了,待得莊上馬場都安頓完,你再去雇兩個管事,專門打理這兩處的賬簿,你只負責審查便是。”
聞竹應聲,退了下去。
現在姜令窈的香料胭脂鋪子,已經由行云接手,行云打理日常生意,姜令窈閑來便做些新的胭脂,也好增添些新氣象。
一晃兩年過去,當年看中的那個分店開了張,在郊縣也開了一家分店,生意可謂是越發紅火。
夫妻兩人這日子越過越好,賺的錢數都數不過來,日子倒是一如往昔,從不鋪張浪費,很有早年喬伯年的風骨。
他們兩人主掌刑名,燕京大小刑名事宜皆要過問,當年憑借兩樁十五年前的冤案而名聲鵲起,這兩年來兩人連破奇案,為燕京百姓洗清冤屈,即便也經常又百姓笑稱他們是黑白雙煞,走到哪里哪里死人,卻也并未有害怕敵視之意,反而一見到兩人抵達案發現場,立即便覺得有了主心骨。
姜令窈其實還好,身在大理寺并未有如此多的是非,段南軻作為一介錦衣衛能被百姓愛戴,實屬難得。
若非兩人還年輕,怕又要升官,穩坐朝堂。
姜令窈吃完了油果兒豆漿,又吃了一籠蝦餃,最后墊補了一個煮雞蛋,這才覺得吃飽了。
段南軻見她胃口越發好,不由笑道:“只看每日膳桌的剩飯,我就能評判案情是否復雜,是否要咱們姜府丞絞盡腦汁破案。”
姜令窈笑著瞥他一眼,看了看他第二碗瘦肉粥,道:“段都督,你也辛苦了。”
夫妻兩個揶揄幾句,用過飯又消了會兒食,便一起換了公服準備出門。
姜令窈那邊的案子今日要跑一整日,兩人騎馬出了武安公府的大門,姜令窈便道:“晚上我不一定回來用晚食,若是酉時正還不歸,你就先吃。”
段南軻嗯了一聲,陪著她溜達著出了巷子。
兩人沒走多遠,就行入熱鬧的市集,順天府衙就在市集盡頭,段南軻自要先送她。
此時已是天光大亮,各家店鋪都已開張,街邊售賣鮮菜、鮮花以及雞鴨魚肉的攤位已經有了不少客流,問價聲、寒暄聲不絕于耳。
有的母親領著孩子,穿梭在大街小巷,問她是否要吃糖。
這是燕京每一日的日常,是尋常燕京百姓的生活。
姜令窈很喜歡這般的煙火氣,一路行來,看到一家攤位上竟有新鮮出爐的鍋盔燒餅,便叫跟在身邊的聽雪買了兩斤,讓段南軻帶一些去衙門。
這一條悠長的街市里,皆是臨近百姓,對于經常過來上差的姜令窈和段南軻,百姓早就相熟,此刻見了他們也都是笑著招呼。
“姜大人,早啊,又來順天府啊。”
“段大人,是來送人還是來辦案的?”
百姓們爽朗的笑容和問話,讓兩人臉上也露出笑容,他們同路過的相熟百姓閑話幾句,耽擱了一會兒才來到順天府衙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