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眾人翻身上馬,就聽得李桓一聲令下,頓時浩浩蕩蕩數百人的隊伍向著城門方向而去。
這一路上,李桓等人鬧出來的聲勢卻是不小,不少人都遠遠的觀望著,尤其是那三百錦衣衛、一百精銳甲士更是讓許多人看的目瞪口呆,至于隨后的王命旗牌等旗號更是將李桓他們這一支隊伍的聲勢提升到了極致。
真正出了京師,原本的熱鬧景象頓時消失,大隊人馬行進,哪怕是官道常年維修,所過之處依然是煙塵滾滾,不過半天時間,幾乎所有人身上都布滿了風塵。
真當古代的交通環境非常好啊,晴天的情況下就是煙塵滾滾,風沙漫天,若是趕上了大磅礴,那道路幾乎是成了爛泥潭,難以行進。
所以說一個人遠道而來,風塵仆仆那已經是運氣相當不差了,至少沒有趕上陰雨天氣,否則那就不是風塵仆仆,而是一身的泥水了。
正常來說,如果李桓一行人想要在短時間內前往福建、江浙之地的話,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走京杭大運河一線,借助水路,直接便可抵達杭州府,進入江浙地界。
只是李桓卻沒有走水路的意思,反而是沿著官道一路南下,經保定府、順德府,一路馬不停蹄,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幾乎是沒有怎么停歇。
大半個月之后,一行人便已經進入河南開封府地界,這一路之上,經過多日的相處,李桓同王陽明倒是熟悉了不少。
王陽明雖為博學鴻儒之士,可是李桓也不差啊,本身就曾經歷過前世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今更是有著過不不忘之能,這幾年之間,李桓可不單單是習武,前身習文的習慣也是繼承了下來,翻看了不知多少典籍。
因此在同王陽明的交談之中,有意無意之間所流露出來的那種廣博的學問以及對待一些問題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讓王陽明都大為驚嘆。
雖然不敢說刷足了好感度,成為至交,但是李桓敢說,經過他這些日子同王陽明的交流辯論,王陽明對待他的態度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發生極大改變。
此時一輛馬車之上,李桓同王陽明相對而坐,在二人面前卻是一張棋盤,黑白棋子犬牙交錯,可見兩人在這棋盤之上交鋒之激烈。
王陽明將一顆棋子落下,看李桓一眼道“李大人,你這一路上走走停停,照這般下去,怕是兩個月都趕不到福建啊。”
李桓只是笑了笑道“不急,不急,慢慢來,欣賞一下這一路上的風土人情也是不錯啊。”
捋著胡須,王陽明淡淡道“不知下一站,大人準備在何處欣賞風土人情呢”
李桓笑道“既然來了開封府,那么咱們總該去拜訪一下那嵩陽書院,游一游那千年古剎,據說嵩陽書院乃是儒家幾大圣地之一,與之毗鄰的少林寺更是禪宗祖庭,陽明先生莫非就沒有興趣嗎”
聽李桓這么說,雖然心中清楚李桓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欣賞什么千年古剎,也不是去拜訪什么儒家圣地,但是對于他這種文人來說,無論是佛門圣地還是儒家圣地,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心思轉動,王陽明微微一笑道“李大人乃是欽差正使,王某一切聽從李大人安排便是。”
說著王陽明看了李桓一眼,意有所指道“劉公公所推新政,初心是好的,可是豈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許多益民之政經一些官員推行便一下變成了害民之政,這一路行來,料想大人也看的分明吧”
李桓一子落下道“陽明先生也說了,新政無錯,錯的是這執行新政的官員,不是嗎”
王陽明聽出李桓話語里的意思,喟然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