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息在士人之間傳播開來,一時之間李桓仿佛一下成了天下文人之公敵。
京師之中,經由快馬急報的加急消息也是由河南開封府傳到了京師。
御書房之中,朱厚照這會兒正看著錦衣衛呈報上來的關于嵩陽書院的消息,起初看到單單是毛文禮一人便借助書院斂財數十萬的時候朱厚照神色無比鄭重,不過隨著看下去,朱厚照漸漸的嘴角露出了幾分笑意。
尤其是當他看到李桓下令當著毛文禮等人的面,搗毀嵩陽書院并責令開封知縣親自監察,不許重建的時候,朱厚照不禁拍案叫好道“好,好,對付這些人,就該如此。”
身為帝王,自然不希望有什么勢力超出自己的掌控,天下文教自有朝廷開辦的一級一級的官學,但凡是有為的帝王絕對不會坐視私人書院蔚然成風。
或許一處兩處私人書院影響不了大局,可是一旦私人書院成風,必然會對大明官學造成莫大的沖擊,若是這些出身于書院的文人士子不結黨也就罷了,一旦想要結黨,那么書院弟子不就是天然的黨羽。
侍奉在一旁的劉瑾雖然說同李桓不對付,但是對于李桓的做為卻也是稱贊連連道“陛下,李桓此舉大善,剛好可以狠狠的打擊一下文官集團的聲勢。”
最近劉瑾可是吃盡了文官集團的苦頭,他雖然說在朝堂之上拉攏了一部分官員,組成了以他為首的宦官集團勢力,可是他的實力終究只是在朝堂之上,一旦出了朝堂,那就真的是文官集團的天下了。
這點只看他所推行的新政在地方上明里暗里的受到地方官員的抵制乃至篡改就可見一斑。
為此劉瑾甚至大肆派遣宦官前往地方監察,只是這些太監品行不一,到了地方老老實實做事那倒也罷了,可是大多一旦到了地方便是借著劉瑾的勢大肆撈取銀錢之物。
甚至一些內侍在地方上還鬧出了不小的亂子,乃至被殺也是不稀奇。
可以說為了新政之事,劉瑾真的是操碎了心,受盡了辱罵,搞得像是天下皆敵似得。
如今李桓突然之間搞出禁毀嵩陽書院這么一件事來,幫天子以及劉瑾分走了那么一部分壓力,倒也難怪劉瑾會稱贊李桓。
朱厚照看向劉瑾道“李卿此舉只怕是將天下文人得罪了大半,這錦衣衛傳來的消息當中提到嵩陽書院的院正、教習皆是昔日朝廷致仕的官員,在朝中人脈關系極多,一旦消息傳來,彈劾李卿的奏章必然多如雪花一般。”
劉瑾冷笑一聲道“陛下放心便是,彈劾而已,別人可能怕了,但是李桓也不是第一次被彈劾了,陛下到時候只需留中不發,視若未見不就是了。”
朱厚照微微頷首,目光投向御書房之外道“也不知如今李卿他們一行人到了何處。”
離了開封府,李桓一行人明顯速度提高了許多,不過十幾日之間便已經進入了湖南武昌府地界。
武昌府為湖南重鎮,在這個時代借助發達的水系,再加上有著九省之通衢的優越地理位置,毗鄰江南之地,商業頗為發達。
李桓一行人數不少,顯然不可能全都集中在一起趕路,否則的話,數百人的陣勢,太過不便。
因此李桓便將人馬分成了三隊,其中一隊二百人的錦衣衛在前開路,一隊百多人的隊伍殿后,至于說李桓、王陽明他們則是帶了數十錦衣衛居中。
幽靜的官道之上,行人極少,如今已經進入了六月份,天氣顯得極為炎熱,在烈日的炙烤之下,人的精氣神都仿佛沒了大半。
李桓同王陽明這會兒坐在馬車當中,隨著馬車搖晃,也是精神疲倦,更沒有什么下棋的興致了。
突然就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自后面的官道之上隱約傳來,這突如其來的動靜不禁讓整個數十人的隊伍都為之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