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對于這些逃走的韃靼兵馬能追殺就追殺,實在追殺不了便主動放棄,畢竟他們進入大草原只是為了擊潰一個個部落,真要追求全殲每一個部落,不放過一人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就譬如這依力哈部落,不說可戰的人馬便達到了兩萬余人,族中老弱婦孺加起來更是有數萬人之多。
李桓手下上萬人沖進依力哈部落的時候,依力哈部落的族人早已經從潰敗的族人口中得知大敗的消息。
動作快的更是已經先一步逃命去了。
在依力哈部落當中更是有不少人直接就是因為部落被李桓所滅一路逃到依力哈部落來的韃靼人。
這些人本來還指望依力哈部落能夠擋住李桓,甚至可以圍殺李桓,為他們的親人們報仇。
結果沒想到就連草原上數得著的依力哈部落都不是李桓的對手,甚至還被李桓給打敗。
這些人也是最先逃命的,畢竟有過一次經驗,再次逃命的時候自然知道如何才能夠從明軍的追殺之下保全性命。
火光沖天,殺聲四起,一眼望去到處都是明軍士卒在追殺韃靼人的身影。
李桓此時卻是在親兵的護衛下站在一處高處遠遠的看著陷入到混亂之中的依力哈部落駐地。
看著那四散而逃的韃靼人,李虎身上滿是鮮血,看了李桓一眼道“大將軍,這一戰咱們怕是很難留下這么多的韃靼人啊,等下不知道會有多少韃靼人逃脫呢”
這幾年跟在李桓身邊,無論是李虎還是李果這些親兵早已經不是昔日那般見識。
畢竟跟在李桓身邊,除非是真的不堪造就,否則的話,就算是耳濡目染也會有所進步。
就像李虎、李果等人,如果說真的將他們放在軍中,多了不敢說,做一名合格的低級將官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所以說李虎只看眼前的情形就能夠看出單憑他們這些人想要全殲依力哈部根本就不現實。
沒見就連依力哈部那些逃竄的權貴他們都沒有派人去追殺嗎。
不是李桓他們不想將那些權貴給留下來,實在是李桓還要踏平依力哈部落,若是再分兵追殺那些權貴的話,本來就人馬不多,再行分兵的話,誰知道會不會出什么意外。
李桓聞言只是笑了笑道“逃了也就逃了,這些人逃了豈不是更好的將我們的威名傳遍四方嗎”
說著李桓的目光卻是向著大明方向看了過去道“也不知如今大都督那里究竟如何了。”
李桓這邊在大草原之上掀起血雨腥風,在達延汗的大后方攪動風云的時候,大明境內。
達延汗征召十幾萬大軍南下,不說為此耗費了多大的精力,單單是所損耗的糧草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果說這一戰不能夠取得一個足夠輝煌的戰果的話,那么達延汗可就不好向這些響應他號召的韃靼部落交代了。
草原之上的民族最重利益,達延汗雖然說靠著鐵血統合了韃靼部,可是如果他無法帶給這些部落足夠的利益的話,就算是達延汗威望再高也無法坐穩草原共主的位子。
這種情況下,達延汗在得到了王陽明分兵三路的消息之后,第一時間便做出了反應。
達延汗果斷無比的派出麾下最精銳的三萬騎,并且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圖魯博羅特親自統帥大軍前去對付分兵的李桓所部。
畢竟根據達延汗所得到的消息,李桓率領兩萬騎兵繞到自己側翼,這在達延汗看來根本就是一個昏招,他只要將李桓這一支騎兵隊伍給吞掉,那么大明一方便一下喪失了一支最重要的機動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