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二)
袁霞臉上露出不悅,說:“賣什么關子嘛,到底要轉到哪個學校?”岳一博輕咳了一聲,說:“新疆喀那地區的一所學校……”袁霞幾乎尖叫起來:“天哪,怎么那么遠?”岳一博不屑地瞅了袁霞一眼,說:“別大驚小怪的,這叫‘高考移民’,懂嗎?”
“高考移民”這幾個字,袁霞還是曉得的。就是參加高考的考生
為了達到能考上名牌大學的目的,轉學到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和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去讀書。說白了,就是鉆高考政策的空子。
岳一博說:“徐雨婷的媽媽是高中老師,且連年擔任高三班主任,人家可是高考方面的專家。”
袁霞不解地問:“徐雨婷現讀初中,距離高考還早著呢,怎么現在就過去呢?”
岳一博笑了笑,說:“你懂啥,若是到了高中再辦理,怕是黃花菜都涼了。這叫‘未雨綢繆’,懂嗎?”
袁霞聽得入了迷,坐在一旁頻頻點頭。
兩人沉默片刻,袁霞問:“這‘移民’的事好辦嗎?要不給咱洋洋也來個‘高考移民’怎么樣?咱不怕花錢!”
岳一博站了起來,緩緩走到窗臺前。城市的燈火在不知疲倦地眨著眼睛,窗外的夜色很美。岳一博站在窗前凝視了許久,才嘆息一聲,說:“這事難辦著呢。
我一個醫生,怕是沒這本事。”袁霞也起身來到窗前,偎在岳一博身邊,喃喃說道:“徐東國咋就這么神通廣大,能把女兒轉到外省去讀書呢?”
岳一博說:“前段時間,按照總公司的要求,徐東國單位要選派三名技術人員前往新疆的分公司開展對口幫扶業務,時間三年,據說待遇挺豐厚的。可是,這年頭誰又會因為待遇豐厚而丟下老婆和孩子背井離鄉呢?單位領導接連召開動員會,硬是一個報名的都沒有,公司領導都急得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出人意料的是,過了沒幾天,徐東國主動找到單位領導第一個報了名。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徐東國報了名后,接下來報名的人都擠破了頭。
“這是咋回事?”袁霞問。
岳一博重新回到沙發上坐好,說:“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去新疆工作可以有機會把孩子帶過去讀書呀!將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在那里讀高中,然后在那里參加高考。為了能讓孩子考個名牌大學,到艱苦的地方工作幾年又算個啥?”
袁霞一副恍然醒悟的樣子,說:“噢……原來是這樣。”
岳一博又說:“這樣一來,單位領導又犯愁了。這么多人搶著報名,到底讓誰去,又不讓誰去呀?”
袁霞著急地問:“后來咋辦的?”
岳一博說:“最后,公司決定,誰報名時間早就讓誰去。這樣,徐東國就獲取了去新疆工作的機會。徐雨婷也就順理成章地跟隨徐東國轉到新疆讀書了。她就從一個教育大省的優秀學生,名正言順地變成了一名新疆地區的學生了。將來就能以新疆學生的身份參加高考。”
袁霞羨慕地說:“啥好事都讓人家徐東國碰到了,咱家洋洋也沒這份福氣。”說完,她瞅了岳一博一眼,意思很明確,是埋怨岳一博沒本事把自己的兒子“移民”到外省讀書。
岳一博并沒有理會袁霞,又說:“聽徐東國說,徐雨婷知道轉學去新疆的消息后,天天跟徐東國吵鬧。唉,小孩子真是不懂事,這種百年不遇的好機會,居然想放棄!”
袁霞打斷岳一博的話,說:“莫非是因為咱家洋洋?”岳一博會意地點點頭,壓低聲音,說:“嗯,我也這么想。好在……
徐雨婷最終同意了去新疆。這樣一來,我們反倒少了一些擔心。”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
書房的門沒有關嚴,再說,今天的事情較特殊,岳一博和袁霞說話的聲音比平時略高了一些,因此,兩個人的對話,剛好被岳洋聽到。“徐雨婷要轉學?還是轉到幾千里之外的新疆去讀書!”消息來得太突然!岳洋毫無準備,聽了爸媽的對話,他的腦袋一下子炸開了鍋。
要在以往,岳洋一定會沖出書房,向岳一博求證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可是,自從“紙條風波”過后,在爸媽面前,“徐雨婷”三個字已成為最敏感的字眼。岳洋并不想為這件事而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況且,爸爸已經把事情說得夠清楚了,再繼續問下去,也不會有太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