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孔宇承諾,若顧錦年再作鎮國詩,便心服口服,向顧錦年三叩九拜,行大禮認錯。”
后者如實回答,不敢多說,免得遭殃。
“好。”
“那陳茂,朕問你一句,錦年作出什么詩詞來了”
他繼續問道。
“回陛下,千古詩作。”
對方也是一五一十的回答。
“恩。”
永盛大帝點了點頭,隨后深吸一口氣。
而后,瞬間臉色冰冷下來了。
“那朕今日就問一問諸位。”
“諸位大儒。”
“諸位自譽飽讀圣賢書的大儒們。”
“諸位無論走在各地,目光都帶著傲氣的大儒們。”
“諸位瞧不起天,瞧不起地的大儒們。”
“明明是孔宇主動惹事,要求錦年答題,只要求再作鎮國詩,而朕這個外甥,作出千古名詩。”
“那為什么”
“告訴朕為什么”
“為什么你們還覺得是朕這個外甥做錯了”
“明明是孔宇做錯。”
“爾等還在這里說是朕這個外甥,咄咄逼人”
“朕想問一問,到底是誰在咄咄逼人”
“這就是大儒嗎”
“這就是儒者嗎”
“你們的涵養呢你們的儒道思想呢”
“朕這個外甥,或許說話的確激烈一二,但他還未及冠,撐到死還是孩童,是戲言,你們卻抓住不放。”
“欺負自己人,爾等當真是天下無能所及,見到外人,卻如犬狗一般。”
“你們的臉呢”
“你們的骨氣呢”
“今日,不給朕一個說法。”
“全部給朕抓去懸燈司,朕倒要看看,是大夏爛了還是爾等爛了根。”
“還是說是孔家爛了,傳出一些非圣之言,誤導爾等。”
“十二年前,朕做過這樣的事情,十二年后,朕不介意再做一次。”
永盛大帝靈魂般的質問,讓全場八成讀書人徹底慌了。
顧錦年的千古詩詞,他們沒有慌。
顧錦年的驚圣文章,他們沒有慌。
因為可以扯皮,可以去說,還是那句話,我不是圣人,但我必須要用圣人的標準來衡量你,你如果做的有任何地方不對,就算你有天大的功勞,你也是錯的。
除非你沒有一點地方是錯的。
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所以想噴你還不簡單找茬就行。
但現在他們慌了,是徹徹底底慌了。
皇帝怒了。
勃然大怒,而且在場眾人,誰不是人精這些大儒,一瞬間就明白了皇帝憤怒的地方在哪里。
孔家。
他們太幫孔家了,甚至為了幫助孔家,當著皇帝的面,強行打壓顧錦年,強行為孔宇做辯解。
一件明明就是孔宇做錯的事情,他們三言兩語之下,竟變成了是顧錦年咄咄逼人。
這般的行為,對于一個站在中間立場的人來說,是極其厭惡的。
尤其是自己這幫人,幫的是孔家,圣人后代,一個影響皇權的存在。
這樣一來,皇帝能不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