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慌張無比。
但一語不發。
“說啊”
“怎么不說了”
“方才不是挺能說會道的嗎”
“怎么現在不說了”
“那看樣子就是覺得朕這個外甥好欺負是吧”
“行,朕就不插手此事。”
“鎮國公,此事交給你來辦,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朕一概不管。”
永盛大帝再度開口。
一字一句,雖然沒有帶一個臟字,卻罵的他們心神顫抖。
尤其是最后一句話。
交給鎮國公來管
這要是交給鎮國公來管,那豈不是全部得死
哦,不對,不是全部得死。
是求死不能啊。
剎那間,有人開口了。
“請陛下息怒,是我等過錯,還望陛下饒恕。”
有大儒開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懇請皇帝恕罪。
此時,有人跪下,立刻不少方才出言的大儒,也跟著紛紛跪下,而一些沒有出言幫孔宇的大儒,也行大禮,雖然沒跪,但他們的想法,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不說話,不就代表默認不就代表支持孔宇
只是不想太得罪顧家罷了。
畢竟說千道萬,這件事情就是孔宇的錯。
他們不出來秉持公道,就有失大儒風范。
此時。
大殿內。
顧錦年望著這一切,他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
掌權者,勝過一切。
什么異象不異象。
什么大才不大才。
還有什么圣人之資
有用嗎人家該噴你還是噴你,該罵你還是罵你,你說再多,也不過是互相噴罷了。
可掌權就不一樣。
如果今日,自己是國公,誰敢這樣噴自己
老爺子終究是老爺子,自己是自己,地位不到,說什么都沒用。
而且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第四代圣人的思想,當真被扭曲的太夸張了。
儒學。
儒者謀職,造福蒼生,這是儒學的核心觀念,第四代圣人希望讀書人應當去當官,而且是爭著去當官,因為你當了官,就可以造福百姓。
不然你學識再好,不去當官造福百姓,壓根就沒用。
可圣人的出發點沒錯,但被后世人扭曲成了,去當官,然后做好事就行。
當官比做好事排在前面。
那么為了當官,你可以不擇手段,只要你心中無愧,就沒什么問題。
純純的把良知核心拋開,取而代之的則是自己思想,各種使得自己去找理由解釋,為自己開脫,為了權力為了利益,哪里有一點大儒風范
這也是之前半圣手札所提到過的偽儒。
圣人消失,天地才氣太多了,以致于很多人可以借助才氣成為大儒,嚴格意義上來說,在場眾人,沒有幾個人能配得上大儒之稱。
但就是因為天地才氣的原因,他們成為了大儒,可這種大儒,就是偽儒。
“請陛下息怒。”
“此事皆因老夫而起。”
“孔宇,跪下磕頭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