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響起,是激昂也是一種憤恨。
是悲壯也是一種無奈。
是憤怒,也是一種憋屈。
三十年勛業如今成了塵土,征戰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這是上半段,顧錦年的情緒壓抑到了極致。
而鎮國公已經入神了。
不止是他,所有的武將都入神了,百官也聽的入神。
就連永盛皇帝也聽入神了。
他們感覺得到,這種壓抑,這種悲壯,這種蔓延在內心十二年的不屈。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剎那間,顧錦年開口,他一字不改,這是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顧錦年不改的原因很簡單,他不需要改,因為他的心境,在場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何意。
所有人都知道,顧錦年表達的是什么意思,無非是擬化罷了。
可寫出了所有武將,所有臣子內心的想法。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邊境的恥辱,還沒有洗刷,臣子的仇恨,何時消滅,我想駕馭一輛輛戰車,踏破匈奴王庭,洗刷這一切的恥辱。
告訴世人,這個仇,大夏沒有忘記。
告訴那些死去的百姓,大夏絕對不會忘記他們的犧牲。
可就在此時。
顧錦年的目光,瞬間落在這群匈奴人身上。
他一口酒飲下,目光當中是冰冷的殺機,是無法忘懷的仇恨。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顧錦年的聲音,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目光更是無比堅定。
我要駕馭戰車,踏破匈奴王庭,若我餓了,我就吃你們匈奴的肉,若是我渴了,我就喝你們匈奴的血,讓你們知道,我大夏的強盛,讓你們知道,我大夏軍人的不屈。
我要從頭徹底地收復舊日河山,我要以牙還牙,以命償命,讓你們匈奴認識到錯誤。
再回大夏京都,向皇帝報喜。
令人發聵的聲音響起。
顧錦年詩詞著下。
這一刻,鎮國公早已經滿臉是淚。
顧錦年一字一句,說到了他心坎里去了,將他所有的抱負,所有的理想全部說出來了。
大殿當中。
大夏百官一個個攥緊拳頭,他們不知不覺中被顧錦年這首詩給感染到了。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邊境之恥,我們沒有忘記
我們的仇恨,什么時候才能滅
我恨不得吃你們匈奴人的肉,我恨不得喝你們匈奴人的血。
你們在這里還敢笑談。
有朝一日,我等大夏將士,將駕馭一輛輛戰車,沖破你們的王庭,用你們的鮮血,來祭奠那些無辜的百姓。
恨意
恨意
恨意
所有人都被感染到了,他們的目光,充滿著恨意。
他們的內心,充滿著憤怒。
這一刻,無論是武將也好,還是文官也罷了,他們內心的仇恨,遲遲沒有忘記。
只是每個人有自己的方式,去保護國家,去守護國家。
可現在,這些仇恨全部被顧錦年給凝聚而出。
哪怕是禮部尚書楊開,他的目光當中,也是恨意,也是怒意。
感受到所有人的怒意,這群匈奴人是真的怕了。
尤其是顧錦年的目光,不是殺機,而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怒意。
讓他們害怕。
這一刻,所有匈奴人感覺周身化作戰場,大夏鐵騎手握長刀,駕馭戰車沖殺過來。
顧錦年更是立在戰場之上,帶領千軍萬馬沖殺而來。
這群匈奴人瞬間被嚇破了膽子,臉色慘白無比,他們內心當中,被種下恐懼。
尤其是大皇子。
千軍萬馬朝著自己奔騰襲殺而來。
他臉色直接慘白。
嚇得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