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面對這位皇帝,人們是由心的跪下,因為這位皇帝,他愛民如子,他是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上。
嫉惡如仇。
他曾頒布律法,持大夏律本者,可入京告狀,所有官員不得阻攔。
有百姓這般做,被官員攔截,甚至牽扯到一位王爺。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以卵擊石,想要擊敗一位王爺,這可能嗎
這不可能。
古金往來,就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一個屁民而已。
但結果呢
太祖知曉此事后,雷霆大怒,所有阻攔官員全部處于極刑,至于這名犯事的王爺,更是滿門抄斬。
這就是太祖所做的事情。
他視民為子,雖然有一些人謾罵他,想要抹黑他,可結果呢
百姓的眼睛雪亮,他們知道太祖所作所為,他們尊重太祖。
太祖駕崩,舉國悲傷,家家戶戶都掛起白布,是真正的愛戴。
如今,太祖出現,雖然世人知道,這位太祖不是真正的太祖,而是他的精神。
可人們依舊跪下,發自內心的敬重。
而當不和親三個字落筆后。
顧錦年再度落筆。
“不賠款”
大夏王朝,歷經七十多年,千年前,十國爭霸,也從未向外賠款,戰敗則修生養息,賠款之事,丟人現眼。
“不割地”
這片土地,只有內斗,割地之辱,非上國之魂,十二邊境,此乃恥辱,不奪邊城,不為上國。
這就是顧錦年的精氣神在內。
“不稱臣”
大夏王朝,是上國,無論面對任何王朝,自今日起,不可稱臣,大夏的臣子,高于一切。
大夏的子民,也高于一切。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皇帝鎮守國門,君王寧死不屈,絕不茍活。
這是皇帝意志。
大夏意志。
更是顧錦年前世最欽佩的國家意志。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
縱然凄涼。
可骨氣在。
輸在天意,并非輸在民心。
顧錦年下筆如有神,他將心中的想法寫出來。
為大夏塑骨。
塑國家之骨。
感染無數百姓。
而文章一出,瞬間引來嘩然一片。
無數將士望著這一幕,他們內心遭到巨大的沖擊。
不和親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文武百官更是詫異無比地看著這一切。
他們沒有想到,顧錦年竟然為大夏立下如此國言,這當真是霸氣。
霸氣無雙啊。
皇宮當中,永盛大帝也反反復復咀嚼著這幾句話,眼神當中浮現出不一樣的光彩。
不和親。
不賠款。
不納貢。
不稱臣。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這太震撼人心了。
若一個國家,能做到這一切,這個國家將徹底鼎盛起來。
這是國家的骨氣。
百姓都會被感染到。
而北門當中。
顧錦年落筆之后,每一個字都化作金色古字,懸浮在天空當中。
如此。
一道雄厚無比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朕,為大夏太祖,今日立祖制,凡大夏后世君王,須遵此祖制。”
“大夏王朝,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若有違背者,不得民心,不為帝。”
太祖之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