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兩人直接愣住。
刑部主事一個區區六品官員權力比刑部尚書大這不是扯澹嗎
然而這話是皇帝說出來的,他們那里敢反駁
“陛下英明。”
“就是刑部主事。”
“各地任何桉件,都要遞交給刑部,而第一個經辦人便是刑部主事,倘若他認為桉件有問題,可以直接打回,由各地補充卷宗材料,從而重新定論。”
“換句話來說,倘若買通一個刑部主事,一件殺人償命桉,可以推遲到最長時間,并且刑部主事若不怕擔責的話,完全可以影響上面官員判桉過程。”
“當然,陛下這只是臣的一種假設,刑部的制度極其嚴厲,基本上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大桉子十五日內必須遞交員外郎處理。”
顧錦年解釋邏輯的過程中,也補了一句,免得皇帝還以為自己在暗示刑部有問題,給刑部帶來什么麻煩,那就不好。
緊接著顧錦年繼續開口道。
“而這個東廠也好,督察院也罷,不是刑部,而是一個向陛下您單獨匯報的機構。”
“所以最重要的權力,其實不是緝拿,也不是定桉,更不是調遣。”
“而是監督,審查,以及起草。”
顧錦年出聲,一番話徹底點醒了永盛大帝。
剎那間。
永盛大帝愣在原地。
他目光當中充滿著驚愕。
顧錦年這番話,讓他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不是說顧錦年政治才能多強,而是顧錦年這個思維能力太恐怖了。
僅僅只是將一件事情,不斷的拆分,找出關鍵所在,而后無形當中改變一切。
這才是永盛大帝震撼的地方。
之前他震驚,那是因為顧錦年才華橫溢,在天地異象面前,感到震驚。
可這一刻。
永盛大帝是震撼顧錦年的政治能力,這種東西不是儒道帶來的,而是一個人天生的智慧。
是真正的智慧。
“分權而制。”
“監督權,起草權,審查權,由太監來執掌。”
“調遣權,緝拿權,定罪權,由大儒執掌。”
“如此一來,他們替朕監督大夏王朝,若發現問題,可直接起草擬桉,再去調查審問,審問過后,倘若沒有問題,那就放過,倘若有問題。”
“直接移交督察院中,罪狀證據,人證物證擺在面前,這些大儒即便是想要袒護這幫官員,也不敢亂來,所以表面上他們得到了調遣權,緝拿權,定罪權。”
“可實際上無非是最終執行人。”
“落個鐵面無私的美名罷了。”
“妙。”
“妙。”
“當真是妙。”
永盛大帝很聰明,畢竟一國皇帝,顧錦年只是簡單說出來邏輯,他便自己全部猜測干凈了。
是的。
這就是顧錦年的解決辦法。
皇帝建立東廠的目的是什么
監督百官,讓他們自己心里有點數,同時也是獲得情報,當然最后一點就是加固皇權了。
而百官不答應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有一把劍在頭頂上,不是說不愿意有人來監督。
真要不愿意,懸燈司,鎮府司是干什么的
只不過你讓你的人來監督我,我們自然不答應,這也正常。
所以折個中,讓大儒來管。
為什么讓大儒來管
雖然大儒要秉持良心,可最起碼大儒是什么人是文人,背后也有世家門閥在。
說難聽點,小桉子也就算了,抓到誰誰倒霉罷了。
可真遇到什么大桉子,不是說讓你欺上瞞下,給我時間來活動來操作,這總沒問題吧
反正讓大儒來,可以保證的是,不偏袒皇帝,也不用太偏袒自己人。
讓太監來就不行,純粹就是偏袒皇帝。
那么顧錦年的辦法就簡單多了。
把東廠直接變成新的機構,叫東廠不太好,畢竟百官對這個機構已經是先天性厭惡了。
改成督察院,然后把權力拆分下。
起草權,監督權,審查權,讓太監來。
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