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林王開口。
白鷺府的事情,他有參與,但的確不清楚具體情況,只是包庇了很多人罷了。
如若知道是這樣的情況,他不會參與的。
這是心中最后一絲良知。
可事已至此,讓他放棄,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差最后一步,若有機會,他還是想嘗試拼一拼。
“請王爺放心。”
后者點了點頭,隨后轉身離開。
待他走后,祁林王的眼神當中,也出現了猶豫之色。
一直到翌日。
大夏京都。
天還未亮。
許多百姓已經早早起來了。
今日,他們知曉,有一個叫做顧錦年的人,要押送回京了。
百姓們在必經之路等待著。
想要看一看顧錦年。
這幾日,白鷺府的事情,在京都熱議不絕,眾人為顧錦年的遭遇打抱不平。
認為顧錦年一心為民,卻慘遭入獄。
可人微言輕,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此,等到寅時時,囚車緩緩出現,映入百姓目光之中。
囚車到來。
百姓們紛紛望了過去。
囚車當中。
顧錦年靜靜盤坐,他這些日子都顯得平靜,也很少說話。
他心中也在思索諸多道理。
江陵郡的事情。
白鷺府的事情。
太多太多的事情,讓他不由自我思考。
不知道為何,顧錦年逐漸有些明白一些道理,他在思考,自己是否要立言。
但最終他搖了搖頭。
雖經歷苦難。
但還沒有徹徹底底的明悟真理,還是需要一定的補充,還有一定的內心認可。
否則不遵從內心,也無法真正立言。
立人生之言。
“世子殿下,到京都了。”
刑部主事的聲音響起,提醒了顧錦年一聲。
聽到這話,顧錦年逐漸回過神來,他目光望著京都的百姓。
百姓們結伴而來,其中還有諸多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望著顧錦年,就如同仰望著一位圣人一般,眼神之中是敬佩。
“世子萬古。”
人群中,也不知道是誰高呼了一聲。
下一刻,震耳欲聾的聲音隨之響起。
“世子萬古。”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聲音匯聚如海,震散云霄。
百姓也好,讀書人也罷,他們早就聽聞過顧錦年的事情。
今日只是抒發于心,道一聲世子萬古。
面對這般的贊賞,顧錦年內心十分平靜,他所做之事,并非是想要得到贊揚罷了。
囚車緩緩行駛,顧錦年平靜無比。
可就在此時。
一行隊伍出現。
為首之人,是劉言,他帶著一些宮中侍衛,攔住了囚車。
而后緩緩展開圣旨,出聲開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世子顧錦年,為民除害,救白鷺府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乃不朽之功,為天下讀書人之表率也。”
“然,世子顧錦年,抗旨不尊,僭越國本,任意妄為,雖情有可原,但國法不可亂,不可功過相抵,故而,由刑部定卷,判世子顧錦年,七日后,于西門菜場斬立決。”
“不可更改,不可大赦,欽此。”
聲音響起。
劉言將圣旨放下。
而周圍百姓,卻不由嘩然一片。
賜死
誰能想到,顧錦年居然要被賜死
他們知道,顧錦年這回雖然是救了百姓,可也闖了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