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朝廷一定會嚴懲顧錦年,可沒想到的是,居然要被賜死
而且是七日后就要問斬
這時間也太快了吧
“為何如此之快世子殿下所作所為,需要衡量,這么快就有所定奪這就是朝廷辦桉嗎”
有讀書人忍不住開口,質問劉言。
“這就是刑部嗎白鷺府官員犯下滔天大罪,卻要慢慢審問,世子殿下為民除害,不過是僭越規矩,就直接判斬這還有公道嗎”
“我等不服,世子殿下無過,不可斬。”
“對,不可斬。”
一道道聲音響起,是一些讀書人,他們再聽到七日問斬后,直接忍不了了。
他們開口,想要替顧錦年發聲。
不僅僅是他們,即便是這些百姓,也忍不住紛紛開口,為顧錦年打抱不平。
面對眾人的喧鬧,劉言沒有說什么,而是快步上前,將圣旨遞給顧錦年。
“學生接旨。”
囚車內,顧錦年接過圣旨,再聽到旨意后,他內心毫無波瀾。
“世子殿下。”
“牢中可能有些苦寒,您忍受著點,有人在關注著您,有些苦必須要吃。”
劉言開口,提醒了顧錦年一句。
“恩。”
顧錦年點了點頭。
也沒有多說什么。
如此,在無數百姓的爭議下。
囚車朝著京都大牢走去
京都大牢于北城。
牢房森嚴。
待顧錦年下了囚車后,牢頭親自走來,迎接顧錦年。
不敢有半點怠慢。
雖然他知道陛下的旨意是什么,但也不敢有半點怠慢。
鎮國公的孫子,他惹不起。
進入大牢內。
昏暗。
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彌漫而出。
臭味,汗味,還有一些古怪的味道。
大牢昏暗無比。
同時也森嚴無比,有獄卒不斷巡視,每一間牢房內都扣押著重犯,有些是官員,有些是江湖上的草莽,還有一些是土匪頭子。
隨著顧錦年的出現,這些人不由好奇望了過來,不過似乎之前有所提醒,這些人見到顧錦年后,沒有說什么。
不然按照以往做事風格,只怕已經開始叫喊起來了。
很快,跟著獄卒而行。
來到了牢門外。
牢內,不過八尺寬,四尋深,屋內又短又窄,但對比其他牢房來說,這里至少還好一些,略顯干凈,而且明顯是做過手腳的,沒有顯得太過于沉悶。
而且有一扇小窗,能透進來一些光。
“世子殿下。”
“牢中環境不好,這是我等竭盡最大能力為您準備的,還望世子殿下莫要嫌棄。”
牢頭開口,顯得畢恭畢敬。
“多謝了。”
顧錦年走進牢內,只道了一句謝謝,隨后盤腿坐下。
微弱的光芒投了下來,顧錦年閉目修神。
雖然這里臟亂差,可卻給了顧錦年足夠的安靜。
顧錦年的心,也緩緩平靜下來。
他的確也需要一定時間,來平下心。
只不過,相對比牢房的安靜。
外界早已經是亂作一團了。
顧錦年被判斬立決的事情,瞬間傳開,京都內,無論是百姓還是讀書人,皆然深感不服。
一為江寧郡水災之事,替百姓伸冤。
二為大夏王朝立言,不和親不納貢。
三為江陵郡百姓,斬殺官員,已平民怨。
這三件事情,百姓們歷歷在目,可最終落了個斬立決的下場。
這如何讓人服氣
議論很大。
也引來了巨大的民怨。
大夏書院當中,所有學生紛紛寫文章,借助自己家族的勢力,為顧錦年請命。
京都讀書人,也受到感染,聯名請命,希望皇帝法外開恩,饒恕顧錦年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