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后,天下儒道,將要變了,從今往后,浩然正氣,非儒道可得啊”
“千年未有之變化,這個顧錦年,到底是何人啊。”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為不平事。”
“好啊,好一個十年磨一劍,這一劍,磨的驚天動地啊。”
一位位孔家大儒驚愕。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了,甚至有大儒更是忍不住開口,念出顧錦年當初所作的第一首詩。
這一首詩,放到現在簡直是應景啊。
磨礪十年。
劍出驚天地。
而對比孔家的震撼。
大夏京都。
才是真正的驚世場面。
京都當中,無數百姓觀望著這一幕,尤其是這些讀書人,他們是親眼所見。
見證這必將名傳千古的一刻。
石碑之上,洋洋灑灑的正氣歌,綻放無與倫比的光芒。
天地黑暗。
可這塊石碑,卻化作永恒的光芒,刺破一切黑暗。
光芒墜下,灑落在顧錦年身上,映照出不朽的身影。
人們驚愕。
儒生們更是露出無與倫比的眼神。
他們讀書養氣。
可卻一直不知道養的是何氣。
說是說浩然正氣。
可這也只是自以為是。
真正的浩然正氣,他們不明白,也不理解。
總覺得讀了書,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浩然正氣。
如今,隨著顧錦年這首正氣歌出來后,人們對浩然正氣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永夜之下。
狂風當中。
顧錦年一襲白衣,被吹的獵獵作響。
這一刻,他周圍彌漫熾烈光芒。
正氣歌作完。
顧錦年長長深吸了一口氣。
他的內心,在這一刻得到巨大的滿足。
他的精神,在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充足。
這一刻,顧錦年總算明白,為何有人不顧生死,也要為心中之正氣。
因為這天地之間,有浩然正氣。
這浩然正氣,不僅僅只靠讀書才能獲取。
有正心者,皆可蘊養浩然正氣。
路見不平者,可養浩然正氣。
俠義者,可養浩然正氣。
倘若人人都有浩然正氣,這天地之間,便是美好的。
“世子萬古。”
此時,又是一道聲音響起,人群當中,打破了這方寂靜。
不過這一次,有人看到是誰,是蘇懷玉。
不過,一道道聲音也跟著喊起來了。
百姓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這首正氣歌的含義。
但他們知道的是,顧錦年為天地又做了一件好事。
一個人臨死之前,還心念著蒼生,還心念著百姓,讓人如何不淚目。
“世子萬古。”
“世子萬古。”
震耳欲聾的聲音不斷響起。
百姓們發自內心去呼喊,去高呼,高呼世子萬古。
這種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貫徹天地之間。
可就在此時。
一道不和諧的聲音,也緩緩響起。
“問斬時辰已到。”
“爾等還在遲疑什么”
聲音響起,是一位王爺。
在這最關鍵的時刻,他看得出來,百姓要請愿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立刻打斷,要讓顧錦年赴死。
聽到這話,刑部官員不由一愣,他們也有些不甘,可面對王爺的吩咐。
他們還是咬了咬牙,讓顧錦年上了囚車。
面對這一幕,顧錦年沒有說話,也沒有選擇走上囚車,而是康慨赴死,朝著刑場走去。
他無懼一切,甚至有一種莫名的內心升華。
他彷佛接觸到了真正的道。
夢幻如泡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