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先生快進。”
寧王出聲,很快中年儒士走進書房。
“王爺。”
“要準備迎戰了。”
侯君入了書房,第一句話,就顯得十分嚴肅。
“迎戰”
“怎么”
寧王看向侯君,有些好奇。
“匈奴國與我大夏王朝已經正式宣戰。”
“于明日午時兩國首戰,匈奴國發兵二十萬,其中更是遣派十萬匈奴鐵騎。”
“匈奴國要以首戰爭國運,鎮國公固然強大,發兵三十萬,可面對匈奴鐵騎,只怕有心無力。”
“一但首戰戰敗,陛下必然會下達軍令,讓王爺和祁林王一同出戰,黑水鐵騎和紅蓮鐵騎,乃是大夏最強戰力。”
“所以王爺要做好準備了。”
侯君出聲,將這件事情告知寧王。
聽到這話,寧王顯得很沉默。
“倘若本王不出兵,如何”
他望著侯君,如此問道。
“王上。”
“不可不出兵。”
“倘若不出兵,圣上一定會以此為由,抨擊王爺,從而分權而治。”
“只不過,王爺完全可以出工不出力。”
“扶羅使臣已經拜訪過屬下,與屬下商議好了,倘若王爺出征,雙方可以迂回作戰,而且王爺可以借機索要各類財物軍需品。”
侯君出聲,給寧王指出了一條明路。
聽到此話,寧王點了點頭,對這個計劃很滿意。
只不過,寧王的聲音不由再度響起。
“你覺得這次首戰,大夏能贏嗎”
寧王看向后者,如此詢問道。
此言一出,侯君不假思索。
“幾乎必敗。”
“雖請來鎮國公坐鎮,可大夏王朝的鐵騎,無法從正面上解決匈奴鐵騎,哪怕不畏死,也無法解決。”
“而且,戰爭本身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匈奴國必然會派鐵騎沖鋒,不惜一切代價,屠殺大夏將士。”
“這樣一來的話,大夏士氣低落,只會越來越差,這一戰必敗。”
侯君認真分析。
寧王點了點頭,不過他還是沉默,過了一會不由開口。
“會不會贏”
寧王神色有些沉重,畢竟鎮國公出面了,也不是沒有贏的概率。
“做不到。”
侯君搖了搖頭。
“王爺,鎮國公固然強大,但如此規模的戰爭,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的。”
“雙方接近五十萬大軍廝殺,就算是三個鎮國公,也無法改變大局。”
“此戰,大夏必敗,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已經在于匈奴王協商,如何索要賠款了。”
此時此刻,侯君覺得寧王太擔憂了。
的確。
五十萬大軍的交戰規模,的的確確不是一個鎮國公可以改變的。
除非鎮國公抵達第七境,而且就算抵達第七境,大規模的屠殺,有違天理,會遭到天地厭惡。
只有第八境,可不在五行內,不被天地厭惡。
第六境,有實力,但想要一人抵百萬雄師,這是不可能的。
“行。”
“那就按照這個計劃走吧。”
寧王不啰嗦了,制定大夏戰敗的計劃。
與此同時。
匈奴國。
戰鼓敲動,如同雷鳴一般,轟轟作響,整個匈奴邊境已經處于作戰狀態。
大量的騎兵,朝著十二城趕去,占據最有利的位置。
邊境十二城,軍事戰略作用極大,而且十二城內囤大量糧食,后勤完美。
沒有占據十二城之前,最近的大營,也有四十里,而且都是山路,難以運輸糧食,占據十二城后,作用性就極大了。
大夏王朝與匈奴國的作戰地點,是落龍原,面積極大,是一塊巨大的荒地,連雜草都沒有,傳聞當中是有一條龍墜落此地。
使這里無法生長任何東西,這塊區域也剛好是兩國作戰點。
攻破此地,就可以直搗黃龍,拿下十二城,而若是大夏失守此地,還能在潼關城外抵御一陣。
此時此刻,大夏將士已經趕來了,戰馬奔騰,席卷黃沙,密密麻麻的步兵,也整齊無比,步伐劃一,朝著此地趕來。
兩軍相隔數里,因為是平原,所以一眼望去,便能看到。
雙方大軍提前備戰好,天還未亮,這戰鼓便已經響起,仿佛要讓這星辰震顫一般。
匈奴王庭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