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讓十二城這可是大事啊,如若能兵不刃血,奪回十二城,這無論是對大夏王朝而言,還是對眼前這位皇帝而言,都是驚天喜事。
只是,永盛大帝卻顯得平靜,沒有一點喜悅。
“可以洽談此事。”
“看看他們的目的是什么。”
“歸還十二城,肯定有更大的圖謀。”
“還是小心為妙。”
永盛大帝不吃這套,十二城白白歸還這怎么可能,對方敢讓,就一定有其他圖謀。
“遵旨。”
楊開點了點頭,他心里也有數。
只是永盛大帝再度開口。
“三國洽談之事,先不著急,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孔府。”
“孔家讀書人,崩壞禮樂,遭圣人斥責,這些年來朕也聽聞孔家人行事霸道。”
“如何處罰,才是禮部當務之急。”
永盛大帝出聲。
語氣很平靜,但六部尚書和宰相眉頭都不由一挑。
終于要對孔府動手了嗎
他們似乎預料到了,只是聽到此言,還是心中不由一驚。
“陛下。”
“臣認為,此事不妥,畢竟大夏孔府,終究是祖地,雖大金王朝,扶羅王朝都對孔家嚴查,但那些只是分府。”
“孔家已經遭受圣人責罰,如若再嚴罰一番,一來極有可能惹圣人不喜,二來也會讓孔家記恨,而且天下人都看著,倘若大夏王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也算是安撫天下讀書人之心,對孔府來說,也是圣恩浩蕩,想來孔府必會銘記此恩啊。”
楊開出聲。
他畢竟是禮部尚書,與孔家有一定的淵源,自然不希望孔家再一次遭受打擊。
若是再打擊一番,那孔家就真的沒了。
“哦楊愛卿的意思是,大夏王朝,還要提防孔家記仇”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
剎那間,楊開立刻拱手道。
“請陛下息怒。”
“臣絕無此意。”
“臣”
說到這里,楊開實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陛下。”
“楊大人絕無此意。”
“臣認為,各大王朝都在針對孔府,雖墻倒眾人推,可大夏王朝完全可反行其道,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便會覺得,我大夏王朝終究是禮儀之邦。”
“而對孔家來說,這是圣恩浩蕩,會銘記于心,至少百年內,孔家一定會牢牢記住此事。”
“再者,孔家如今乃是孔正代持傳圣公之職,孔正乃是圣人欽點正儒,如若打壓,終究是不好。”
李善開口。
為楊開解釋。
隨著李善的聲音響起。
其余幾位尚書,也連連附和。
只是,永盛大帝并不在意。
但他沒有說什么,只是過了一會,永盛大帝開口。
“查不查孔家,再說。”
“不過,由禮部下旨,大夏王朝,所有書院,不可由孔家人擔任院長,如若與孔家關系極好,責令主動卸職,有一定關系,換去其他書院,降職為夫子即可。”
“再有,大夏儒生啟蒙書,更改為國學,往后大夏科舉,孔圣之道,三次一輪。”
永盛大帝開口。
嚴查孔府暫時放一放,但這些事情要做。
大夏儒生啟蒙書,乃是孔圣之學,正是因為如此,對于這些懵懂無知的學童來說,從接觸書本的第一刻開始,孔家的種子就已經扎根于心了。
還有大夏科舉,出題必須要與孔圣有關,也正是因為如此,孔圣之道,捆綁了讀書人。
這也是孔府的底蘊之一。
以前,沒有任何王朝敢取消這個,但現在可以取消。
一但取消,對孔家來說,打擊更加恐怖,但對于一個王朝來說,就是真正的集權。
“陛下,禮法改制,萬萬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