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多條無辜的生命啊。
就這樣隨隨便便被踐踏,被踩在腳下,說殺就殺。
他憤怒的不止是這個。
而是李冷秋的行為,他敢這樣做,就證明李冷秋之前絕對沒有少干過這樣的事情。
也就是說,死在李冷秋手中的人,絕對不止這七百人,可能是一千,更有可能是幾千。
西境很大。
大到少了幾千人,根本不會引來任何爭議。
如若自己沒有經過廢墟村,那這件事情,自己也不會知道。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寧王。
大夏的王爺,可不止這一位。
其他的世子,或許不會如同李冷秋這般喪盡天良,但多多少少也會做這種事情吧
自己不是要封侯嗎
那自己就在封侯之前,做一件沒有人敢做,也沒有人敢想的事情。
“末將遵命。”
徐進接過令牌。
二話不說,直接帶著人,前往潼關城,而另一支隊伍,則奔赴大夏京都。
“賢弟。”
“你跟著他們回去吧。”
“這件事情,你不要摻和。”
“與你無關。”
下達命令后,顧錦年看向孔軒,讓其不要參與進來,回京。
“兄長,身為讀書人,見百姓如此慘狀,若不能盡些綿薄之力,羞為讀書人。”
“這件事情,我一定要參與,待事情結束后,愚弟必要讓孔家宣傳出去,抨擊寧王,怒斥這般權貴。”
孔軒怒聲道。
他也是人,還是一個讀書人,見到這樣的事情,豈能無動于衷
看著孔軒如此。
顧錦年深吸一口氣,他沒有說什么,而是點了點頭,走進了玉輦內。
當下,孔軒跟了進去。
很快,玉輦中,顧錦年的聲音響起。
“走。”
“去寧王府。”
顧錦年的聲音冷漠無比。
而與此同時。
大夏北域交界之處。
阿塔寺內。
數百名僧人坐在大殿內,大殿當中,李冷秋盤腿而坐,雙手合十。
“李冷秋。”
“你雖犯下錯誤,但在關鍵時刻,領悟佛法,愿皈依我佛門,入我無上佛門,老衲身為阿塔寺住持,見你放下屠刀,今日渡你成佛,收你為徒,你可愿意”
一位年邁的老僧開口,他手中拿著剃刀,靜靜地看向李冷秋。
“師父,徒兒愿意。”
李冷秋開口,給予回答。
“好。”
“從即刻起,你便為老衲門徒,正式歸納佛門,老衲賜你知悔為佛號,往后每日誦念經文,洗滌內心,思過悔過曾經所做之事,總有一天,怨魂將會安息,你也會真正頓悟成佛。”
阿塔寺住持開口,說完此話,直接削掉李冷秋長發。
待剃度結束之后。
眾僧人齊齊起身,紛紛摸了摸李冷秋的頭,將最后的儀式完成。
“剃度完畢,從今往后,這世間少了一個李冷秋,多了一個知悔行僧,阿彌陀佛。”
羅澤大師開口,說完此話,其余僧人紛紛一拜,隨后各自離開。
待眾僧離開后,李冷秋眼神瞬間陰沉下來,他擦了擦額頭,剛才眾僧觸碰他的頭頂,讓他極其厭惡。
如若不是需要他們幫助,李冷秋早就將這些人全部殺光了。
不過,擦了擦額頭后,李冷秋抬起頭來,他望著羅澤主持,直接開口。
“主持。”
“這樣真的沒事了嗎”
李冷秋內心還是有些擔憂,不禁詢問對方。
“你已皈依佛門,凡俗間的事情,與你無關了。”
羅澤主持開口,語氣平靜道。
這句話意思很直接,這件事情與他無關了。
“主持。”
“這顧錦年沖動起來,動輒會派遣大軍鎮壓。”
“倘若發生這樣的事情,徒兒該怎么辦”
李冷秋出聲,如此問道。
他知道顧錦年會用什么手段針對自己。
所以提前問好,要是麻煩的話,自己就先跑再說,大不了跑去扶羅王朝,難不成顧錦年敢去扶羅王朝找自己麻煩
“無妨。”
“塵歸塵,土歸土,你已經不是李冷秋了,而是知悔。”
“他就算派百萬大軍來,也于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