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寺并非歸大夏掌管,身后便是扶羅王朝,為師也是佛門高手,即便是武王親臨,為師也能輕松對付。”
“至于大軍來襲,為師可保你周全,倘若當真矛盾不可化解,有扶羅王朝在,大夏的將士,不敢越過界限。”
“除非顧錦年能找來七境強者,否則的話,可保你安然無恙。”
“不然,你父親讓你來找為師,是為了什么”
羅澤主持淡淡出聲,他自信無比,總而言之一句話,誰來了都沒用,只要他想保。
當然,若是顧錦年喊來一個七境強者,那就不一樣了。
只不過普天之下,可沒有七境強者,即便是有,也就是那一兩個,藏的很深,不到關鍵時刻,這些強者不會出面。
他們都是借助一些特殊手段,茍活于世,若敢出世,天地察覺之下,必死無疑。
“多謝師父。”
“徒兒一定虔誠念佛,悔過思量。”
得到如此的答復。
李冷秋不由滿臉喜悅。
而羅澤主持則起身離開,他背對著李冷秋,眼神當中盡是厭惡,若不是為了佛門大局考慮。
這種人,他也不待見。
如此。
兩個時辰后。
潼關城內。
徐進將來龍去脈,全部告知鎮國公后。
軍營內。
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響起。
所有將領眼中都露出不可思議之色。
“這個李冷秋,當真敢這樣”
“他真的不怕死嗎”
“普天之下,竟有這樣的人”
一道道聲音響起。
軍營內的將領,根本不敢相信,李冷秋會做出如此慘無人道的事情。
而主位上。
鎮國公顯得無比平靜。
他一語不發,而是直接起身,直接走到軍營帳篷外。
隨后,其聲如雷,壓抑著一股無名火。
“傳我軍令。”
“集結三十萬大軍。”
“鎮壓寧王府。”
雷霆般的聲音響起,使得整個潼關城安靜無比。
所有將士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但當軍令下達完畢后,剎那間一道道身影快速集結,前前后后不到半個時辰,三十萬大軍集結完畢。
而后朝著寧王府出發。
如此。
一直到翌日。
一路快馬加鞭之下,顧錦年的隨從將士,也火速奔往大夏京都。
整個大夏京都,早已經張燈結彩。
都是為了迎接顧錦年封侯大典而準備的。
這些隨從,直奔禮部,他們的身份,不可能面圣,必須要通過禮部尚書楊開。
帶著顧錦年的令箭。
幾人來到禮部,將事情告知禮部尚書楊開后。
后者也愣在原地許久。
一刻鐘后。
楊開朝著宮中趕去。
在他看來,七百多無辜百姓被殺是重要的一點,但更重要的一點是,顧錦年要去大鬧寧王府。
這才是最關鍵的。
寧王
動不得啊。
這可不是一般人,寧王的勢力很恐怖,這十三年來,朝廷內部想了無數辦法,召開過不知道多少次會議。
就是想要動寧王。
但不管用什么辦法,他們發現都不能動寧王。
不僅僅是寧王手中有幾十萬精銳,更主要的是,寧王是一個象征,一個類似于永盛皇帝的象征。
他也是王爺,是皇室正統。
建德年間,寧王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建德皇帝雖然想要動寧王,可遲遲不敢,所以換句話來說,寧王不屬于叛賊。
后來永盛大帝發動建德難,寧王也幫助了永盛大帝,算是從龍之臣,而且通過種種因素,寧王是一號從龍之臣。
畢竟如果那個時候,寧王不選擇援助永盛大帝,反而選擇幫助朝廷攻打永盛大帝。
這建德難還真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寧王是功臣,天大的功臣。
如果現在動寧王的話,就意味著殺功臣,在其他王爺眼中看來,這是不是重新走建德的老路
削藩
那么會不會出現新的建德難或者改個名字,永盛難
永盛年間,為了穩固朝政,也為了讓百姓富裕,永盛皇帝可是下達了不少國令,明里暗里都是在針對這些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