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
一直到了午時過后。
沒辦法,太受歡迎了,太后硬生生留自己下來用膳,把老人家哄開心了,顧錦年這才離開。
得知有離陽鼎這種神器后,顧錦年也誕生了諸多想法。
天穹龍舟和汪洋寶船,需要更加精密的去研究,包括火藥改良,以及地面戰爭機器也可以整一手啊。
之前是考慮到天外隕金熔煉麻煩,外加上種種原因,顧錦年放棄了地面戰爭機器。
現在不一樣,既然有辦法可以解決,那就沒必要放棄這地面戰爭機器。
如此。
顧錦年回到了不夜城中,開始雙線發展。
一方面,顧錦年不斷的去改良龍舟和寶船,盡可能的精細一些,好讓工部加快速打造出相應之物。
另一方面,大夏不夜城的事情,顧錦年也不能落空。
就這樣,轉眼之間,過去了十天。
這十天來,一切顯得平靜無比,朝廷內只傳達了三件事情。
其一,由顧錦年代替皇帝監國。
其二,工部擴張,招兵買馬,工部已經發布昭文,面向全國,招收各類工匠,給予穩定俸祿,吃住,若技術穩定可獲官職。
當然這個官職,類似于穩定保障收入,同時招學工,給銀不多,但包吃包住,限制年紀,同時家底干凈即可。
工部的告示發布過后,一瞬間得到了巨大的反饋,各郡各府各縣都開始忙碌,介紹人前往京都,畢竟吃皇糧這么好的事情,古今罕見。
尤其是給的俸祿的確不低,大夏王朝工匠每個月的收入,大概二三十兩,拋開自己開店不算,純工匠可能也就是二十兩白銀。
大夏王朝這邊給工匠最低二十兩白銀,外加上一年十石的龍米補貼,還有地方住,并且長期穩定,這如何不吸引人
同時,工部也緊急在京都城外劃出千畝之地,建造天工閣。
反正就是砸銀子。
其三,則是大夏不夜城的發展,這十天來,大夏不夜城的熱度不減反增,京都百姓數量少了,但外地游客越來越多,名氣已經打出去了。
故此,大夏不夜城更加熱鬧,而且生意也異常恐怖,龍米,官鹽包括鏡子的銷售,算是最為火熱。
尤其是龍米和鏡子,已經有黃牛這種人存在,二十兩一石的龍米,他們二十五兩銀子收,轉手三四十兩白銀賣出去,而且來多少賣多少。
京都百姓沒有販賣,主要是其他府郡的百姓過來賺這個差價,每戶人家限制一個月一石,根據具體情況,不能太放縱。
但對于這種情況,顧錦年暫時性沒有去打擊,任何東西存在即合理,而且一昧的打壓,意義不大,倒不如順其自然,有這批黃牛在,反而能為自己宣傳江中龍米的好。
不過京都百姓入大夏不夜城的數量降低,這也不是什么好事。
為了讓熱度增加,顧錦年放出幾個大招,白糖,高品質的油,還有一些調味品,這些東西全部按照低價出售。
尤其是白糖,白糖這東西在大夏王朝不算什么特別昂貴的東西,但也是上層人士才能擁有的,哪怕是京都,家家戶戶雖然都有些白糖,可大部分都是逢年過節,或者是喜慶日子才會拿出來。
一兩白糖差不多五兩銀子,這是市場價,而且有時候經常買不到。
基本上都特供給有錢人。
但大夏不夜城,白糖的價格降低到了一兩白糖一兩銀,扣掉成本等等,有兩成左右的利潤。
至于良油外加上一些調味品,譬如說辣椒粉,還有類似于味精,醬油這種東西,也都是按照兩成利潤去賣。
如此,整個不夜城再一次沸騰了。
民以食為天。
吃這玩意每天都要吃,平日里大夏百姓吃的東西,無非就是用一些劣油熬煮,然后加點鹽,加點辛辣或者是比較古怪點的東西進去當做調味品。
這還是大夏王朝,換匈奴國和扶羅王朝,基本上就是烹煮,任何東西都是烹煮一下,撒點鹽就開干,愛吃就吃,不吃拉倒。
現在鹽、味精、醬油、還有上等品質的油,以及白糖等等生活用品。
百姓豈能不激動
價格便宜,分量不少,所以這段時間,大夏不夜城幾乎每天都是處于爆滿階段,如果不是下達了一些相關的規矩,不然隊伍真要排到了京都內。
恐怖的不止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