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內,不知道多少商人想盡一切辦法去收購這些調味品,尤其是一些酒樓。
誰家有調味品,誰家生意就好到爆。
京都所有權貴,都讓家丁仆人傾巢而出,甚至一些國公侯爺,還有六部尚書都跑來找顧錦年,希望顧錦年能內部給點這些調味品。
這真沒辦法,想想看,你每天吃的東西,無非就是咸點,或者是有點甜,除此之外吃這方面玩不出什么花樣啊。
可現在不一樣了,各種稀奇古怪的調味品出現,這京都有不少廚子,一下子就明白這東西該怎么用。
原本平平無奇的菜,撒點味精,倒點醬油,大火烹飪,吃起來能差嗎
不說人間絕味,但對無數人來說,都是極品啊。
為這事甚至太子和秦王,宮中不少人來找了顧錦年,就是索取這些調味品。
得知這件事情,顧錦年自然也不吝嗇,這些調味品制作手段不是很難,幾乎找上門的熟人,一人送了一車過去。
而且,為了讓那些買了商鋪的商人賺到銀子,顧錦年更是內部渠道,按照成本價將這些調味品送給他們,開酒樓的剛好能用上,如果不是開酒樓的,就可以讓他們帶回家去,亦或者當做小禮物送給顧客。
這小小的一個舉動,讓這群商人感動的不行啊。
實話實說,之前購買了鋪子,多少還是有些擔驚受怕的,畢竟動輒幾百萬兩一個鋪子,甚至一千萬兩一個鋪子。
真虧本了,那就是血本無歸,說是傾家蕩產也不足為過。
可隨著顧錦年幾個操作下來,增加大夏不夜城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再大量制作不夜城游玩攻略,把他們的商鋪都寫進去了。
同時他們的貨源,也被大夏不夜城嚴查,確保不是假貨才能販賣,至于價格的話,也很公道,知道他們這些商人要賺錢,允許高價。
也有人愿意低價,這無所謂,只要保持在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情況下,統一定價,免得商鋪之間發生爭吵。
在這種扶持之下,他們的生意可謂是日進斗金。
之前所有的擔憂,在這一刻蕩然無存了,前幾天就做了一個調查,大夏不夜城內,生意最好的是賣胭脂水粉,本身就有些名氣,經過大夏不夜城的加持之下。
銷售最好的一天,賺了十七萬兩白銀,整個不夜城所有商戶都震驚了。
一天賺十七萬兩白銀是什么概念
一個月就是五百萬兩白銀啊。
當然這是最鼎盛的一天,可平日里的銷售也都達到十萬兩,而最低的店鋪,單日收入也破萬。
而且收入低的店鋪,大多數都是酒樓,畢竟不夜城內有酒樓,他們開的一些酒樓,自然比不過大夏不夜城的。
所以顧錦年內部各種調料品,價格低,而且穩定量,只是不允許拿出去販賣。
這個措施下來,不夜城各大酒樓紛紛飽滿。
大夏酒樓是地標性質,基本上都是外地游客住,而這些小酒樓的客人,基本上都是京都一些不算特別富,但絕對算不上窮的百姓。
畢竟這些調味品,每天都是供不應求,酒樓有貨,自然而然生意好到沒話說。
可以說,這幫商人已經徹底打消了顧慮,現在每天沒事做就跑不夜城兜兜轉轉,到了晚上就盤算賺了多少銀子。
彼此之間也會對比。
但要說最出彩的,還是一個商人,兩個月前來京都的,在隴西一帶名氣很大,祖上三代都是做生意的,積累了不少底蘊。
可惜的是,前段時間做生意幾乎虧沒了,跟人家去做銀票生意,不到三年虧的只剩下一點老本。
兩個月前來京都以后,拿著僅剩的五百萬兩白銀,就打算在京都過完這輩子。
機緣巧合下,得知大夏不夜城商鋪的事情,二話不說,動用一切關系,甚至把老家的祖宅,包括一切資產,全部抵押銀子。
搞來了一千四百萬兩白銀,買了七間鋪子,賣的東西都是一些補品。
到現在半個月的時間,到手凈利潤已經有百萬兩了,可謂是賭對了,也羨慕死了一群商人。
不夜城賺錢的事情,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買到商鋪的商人,一個個后悔不已,后悔自己為什么不當時多買幾個鋪子。
沒買到商鋪的商人,則是無比后悔,后悔當時為什么不買。
但最后悔的還是那些一開始租,后來別人過來從自己手頭上賣掉的商人,為了賺幾萬兩的名額,錯失發財之道。
可以說,有人歡喜有人憂。
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情,大夏不夜城是真的賺錢,商人賺,顧錦年賺。
江中龍米,官鹽,味精,醬油,辣椒粉,等等一些民生用品,吸引著無數百姓前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