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很想大罵顧錦年一聲。
然而,他罵不出來,一但自己罵了顧錦年,所帶來的一切影響,都要由自己承擔,到時候大夏王朝采取任何激烈的措施,百姓們只會恨自己。
對于一位君王來說,他太懂明白什么叫做史書了。
人們不會記住這段歷史,他們只會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惡事。
「愿圣人放過匈奴國百姓,小王甘愿赴死。」
匈奴國君開口,他臨死之前,道出一句善言。
可此言一說,顧錦年的冷笑之聲不由響起。
「少在這里假惺惺,若你當真為匈奴國百姓,當初為何主動侵略邊境十二城」
「在這里說些可笑的話,臨死之前,就開始悲憐世人」
「你心中之善,是因為畏懼死亡之善,而并非是真正的善言。」
「速速赴死。」
顧錦年神色冰冷,讓其赴死。
此話一說,匈奴國國君一句話都不敢啰嗦,只能低著頭,現在說什么都顯得可笑。
「啊」
慘叫聲響起,匈奴國國君抽出佩劍,當場自刎。
不再有任何幻想與猶豫了。
他死了。
匈奴國國君自刎了。
王庭內。
滿朝文武嚎啕大哭,不是因為匈奴國國君之死而哭,而是因為他們自己而哭。
國君都死了。
顧錦年是不可能放過他們,再加上邊境之戰,他們的身影可沒有少出現。
自然而然,他們感到悲傷,在這里哭喊著。
隨著國君自刎,顧錦年沒有啰嗦,直接將目光看向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
匈奴國解決完了,剩下的就是這些人。
「大夏內亂,寧王造反,東荒諸國,連同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一同援助寧王,助紂為虐。」
「若不是本圣念在上蒼有好生之德,早已主動出手,覆滅諸國。」
「今日,給諸國十二時辰時間考慮清楚,為防止天下大亂,本圣有十大條約,若答應,十二個時辰后,國君親往大夏王朝京都,簽署談和契文。」
顧錦年開口,借助這次機會,他打算徹底處理完東荒王朝的事情。
而隨著顧錦年這樣開口,諸國不由松了口氣,原因無他,至少顧錦年還給他們機會,他們是真的害怕,顧錦年狠下心,將他們一同覆滅。
現在只要答應十個條件即可。
至少比他們預想要好太多。
「請圣人開口。」
大金國君開口,十個條件,讓他心中長長吐了口氣,畢竟這個結果還是他能接受的。
「其一,各國皆可設立寶鈔,但由大夏王朝統一劃分價值,一切以大夏寶鈔為主,大夏寶鈔可直接于錢莊換取等額金銀,大夏龍米,包括天外隕金,東荒諸國皆得承認,違令者,諸國滅之。」
「其二,東荒諸國,一切海域皆由大夏王朝掌控,上空領域,必須也必須要有大夏王朝掌控,如若違令者,諸國滅之。」
「其三,大夏不夜城,設于諸國之中,一切成本由諸國自付,但繳納兩成收益為稅收,沒入國庫之中,并設一切保護。」
「其四,諸國皆設立東荒大理寺,但凡任何他國之人遇到問題,由東荒大理寺處理,東荒大理寺客卿必須要由大夏王朝官員任職,且擁有調動諸國刑部之權。」
顧錦年開口,他將一條條契文道出。
顧錦年沒有索要土地,沒有索要賠償,甚至都沒有要求他們交出部分人來。
而是提出一些要求。
對于世人而言,他們覺得這些要求好像有些稀奇古怪。
大部分都覺得,直接讓他們割地不是最好的嗎
把地賠來,再讓自己的人去掌控,讓他國之人淪為奴隸,這樣不是最直接嗎
可對于一些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幾乎一瞬間便明白顧錦年這是在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