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年這是在用另外一種手段,去控制諸國。
控制的方法其核心無非就是軍事和金錢。
龍舟制空,看似是巡邏權力,可實際上就是在監控,包括未來戰略布局,但凡發現你有點問題,就直接送你一發雷暴彈。
海域控制他們不理解,但想到是顧錦年說出來的事情,肯定有其他深藏的秘密。
再者,仔細回想一下,割讓土地的意義是什么
真就給你一塊地,你要不要百姓遷徙
遷徙過去,耗費的國力成本也很大,再加上又有多少人愿意背井離鄉
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而保留人口,那就不好管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
強行去征服,很容易惹來麻煩與是非。
古今往來,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現在就剛好了。
用金錢銀兩來解決這些問題,大世之爭降臨不降臨,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影響是很大,但這個大無非還是圍繞,吃飽喝足這四個點上。
大部分百姓,這一生追求的東西,也就是吃飽喝足,稍微出色點的人,就是享受更好的生活,其他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
真正影響的是上面人,越上面的存在,才是大世之爭的核心人物。
顧錦年這一招,不但可以讓大夏王朝成為東荒王朝當中最強的國家,而且還可以牢牢死死地控制其他王朝。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去。
這句話一定是沒錯的。
不用武力征服,用最實在也是最實惠的東西去征服東荒百姓,這手段太高明了。
這樣還不會引起什么沖突,畢竟曾經的十國,為何會發生多次戰爭
無非就是今天這個國家打贏了那個國家,然后發現控制不了,索性就殺干凈,可殺著殺著,發現這些百姓起義了。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起義,最終在某個人的帶領之下,一統諸國,建立新的王朝。
然后等到這個國家逐漸腐朽,同樣的事情,會上演第二次,無非是換了一個主角。
這就是武力統治帶來的惡果。
殺是殺不干凈的。
也殺不完的。
經濟制霸,雖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終還是會發生窮的窮死,富的富死,但要比武力統治溫和許多,可掌控性很高。
這就是顧錦年的想法。
大世之爭已經開始了,今日誅殺四個七境強者,那么有些事情就要徹底解決。
東荒不能繼續亂下去了。
自身也不可能一直圍繞這個方向去走,那樣的話,耽誤時間是小事,若是讓敵人抓住機會,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隨著十條條款說出,東荒大部分小國國君都紛紛答應,不讓他們割地,這還不是好事啊
再說了,他們也沒有任何話語權,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同意下來。
最大的麻煩,對他們而言就是要自建不夜城,以及每隔三年要上一部分歲貢,但比起匈奴國君的下場,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好太多了。
只是,大金國君與扶羅兩位帝王卻不由皺緊眉頭。
他們一瞬間就知道,顧錦年這條款有多可怕,簡直是吃人不吐骨頭。
若是答應下來,問題的確沒什么大問題,至少不會發生什么流血事件,也不會起沖突,甚至如果真的答應下來,各國都將會進入和平年代,那么那個時候,東荒將會無比繁榮。
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貿易增加,諸國之間沒有隔閡,甚至有任何事情都會有人來調節。
可兩國國君也在第一時間知道,后果有多嚴重。
大夏王朝將會以一種根本看不到的手段,徹底控制東荒諸國,到時候東荒越強勢,大夏王朝便會越強大。
顧錦年的十條條款,其實跟同盟會沒有太大區別。
制定規矩。
劃分利益。
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