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布嘆息道“剛才臣說的不全啊”
“復狠遂過曰刺”
“應當是唐厲隱幽紂蕩刺干荒惑繆息專縱虛愿王才對”
最終,齊王的謚號確定了下來,是為齊悼懿王。
雖然劉長對其中的那個悼字有些不滿,可是群臣的態度都很堅決,尤其是周昌,大有一種你敢干涉我就自刎在你面前的氣勢,劉長也就沒有多說什么,其實悼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群臣對謚號的掌控權是否受到了挑戰。
在劉長看來,人都已經不在了,就是吹上天,又有什么用呢
你們喜歡,那就拿去吧。
張敖在這些時日里,盡情的享受信陵君體驗卡。
因為是他來負責賣書的事情,導致他瞬間就感受到了他爸爸的快樂。
當然,張耳受到敬重是因為他的為人,而張敖此刻,不過是因為利益。
張敖看起來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某種意義上,他跟大漢的劉如意,匈奴的闥固很是像似,都是崇拜自己的阿父,想要去模仿阿父,奈何,只是學了個外表,行似而神不似。
張敖這些時日里,四處招收門客,庇護罪犯,只是因為太后的原因,沒有人敢追責。
太后對這一家是相當寵愛的,甚至想要將張偃封王,不只是張偃,就連張敖其他幾個庶子,她都想要封王這樣的寵愛,劉盈看了搖頭,如意看了落淚。
張敖本人倒是沒有什么問題,也沒有什么野心,問題就出在這些門客上。
當初劉邦來找他,擺出了祖傳的哦,不對,是他開創的箕坐之后,他的門客們認為張敖受到了侮辱,然后就準備殺死劉邦謀反經過這件事,張敖顯然也沒有醒悟,依舊是召集門客,整日領著門客招搖,外出狩獵。
在劉邦廢了他的王位的時候,他甚至偷偷跟劉邦說,能不能把我封到信陵
劉邦大手一揮,你在想屁吃
就你這樣還想當我偶像
你配封信陵你敢請封信陵
買書的大多都是地方的功勛大族,朝中群臣很少有這個需求因為劉盈為人寬厚,他是允許群臣能翻閱這些皇家書籍的,他當初廢除挾書令也是因為群臣的建議,劉盈雖然沒有什么政治眼光,在呂后這樣的人眼里一事無成,可總體來說,天下人和群臣對他還是挺滿意的。
劉盈為人勤儉,對百姓仁愛,對群臣寬厚,也施行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深得人心,比不上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四哥,可在封建君王里也算是賢明的君王了,他之所以看起來不堪,只是因為他有個一個太強勢的生母,還有一批桀驁而威猛的群臣。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生也不曾做過什么壞事。
劉長所想的沒錯,當張敖激起了這些人的攀比之心后,書籍的價格是猛漲。
劉長只覺得這些人活該,周昌整日來勸諫他,讓劉長不要穿華服坐奢華的車,不然眾人會效仿,引起不良的風氣,對此,劉長很是憤怒,你們咋不效仿寡人去殺匈奴呢怎么不去舉個鼎呢這也能怪在寡人的頭上嗎
看到張敖這里的書都賣的差不多了,國庫又重新充實了起來,劉長覺得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這一日的朝議,劉長坐在上位,朝議剛開始,劉長便忍不住的長嘆了一聲。
群臣卻并沒有接茬,他們不是群賢,他們都知道大王那惡劣的性格,這種情況下,誰接茬誰肯定就要被坑
當然,有張不疑在,劉長也不必擔心沒有人來接茬。
“陛下為何嘆息”
果然,張不疑率先詢問道。
劉長卻看向了群臣之中的周谷,說道“寡人只是想起周中尉之言,覺得很是愧疚啊。”
“周中尉說的很對啊,圣賢之書,豈能用來販賣呢這應該用來做更大的事情才對”
周谷大喜,急忙說道“大王言之有理大王圣明”
張敖卻不太樂意,他起身說道“大王,周相曾說,以圣賢之書用以民,大王又何以愧疚呢如今國庫充實,真當是用以百姓之時大王與其糾結,不如用這些糧食來治理天下,大王可有什么想法”
“咳,當然有想法您說的對,應該是用來治理天下寡人準備用圣賢書之獻禮,在各地修建書肆,讓天下人都看得起書這也是合了你們兩位的心意,群臣以為如何呢”
劉長笑呵呵的詢問道。
張敖笑著正要點頭,忽然想起了什么,他猛地跳了起來。
“大王要賜書”
“不是賜,就是允許天下人隨意觀看”
“大王”
張敖瞪大了雙眼,悲憤的叫道“既如此,何以賣之如今各地之人都買了書,您卻要賜予天下人觀看這不是欺騙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