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小師叔決定要召見公羊學派的群賢,跟他們好好相聚,想起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公孫弘就覺得頭疼。在這里的士人大概有五十多位,都是在公羊學派里有些名聲的才俊,這些人坐滿了整個府邸,彼此聚集在一起,說起了太學里的情況,瞬間咬牙切齒,又說起夏國的戰爭,各個義憤填膺。
公孫弘決定先給眾人預防一下,他清了清嗓子,說道“諸君。”
公孫弘自從上次的事情之后,在公羊內部的威望還是很高的,大家都很尊重他,他這么一開口,眾人頓時就安靜了下來。公孫弘認真的看著眾人,開口說道“諸君,稍后夏王前來與我們相見,夏王是我們公羊學派之人,對我們頗為偏愛,但是,夏王畢竟還年幼,無遮攔,還請諸君莫要與他深談,倒不是擔心被夏王治罪,只是怕夏王在陛下面前說起諸君的事情來,又惹得陛下不快。”
“若是陛下以蠱惑年幼諸侯王的罪名來對付我們,我們也不好辯白,諸君要切記啊。”
聽到公孫弘的話,眾人卻急忙回答道“請您放心吧,夏王年幼,我們自然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絕對不會在大王面前口無遮攔的”
公孫弘瞥了他們一眼,對他們的話并非是很相信。
就在他準備再提醒一些事情的時候,卻已經是來不及了。
隨著一聲豪爽的笑聲,夏王領著自己的左右心腹,來到了此處。
劉賜走進了此處,他顯然是精心打扮了一番,廣論儀表,那還真的是英武不凡,自帶一股灑脫,進了門,他便朝著眾人拱手行禮,笑著說道“賜拜見諸多同門”
眾人紛紛起身回禮,劉賜卻很不在乎的說道“莫要行禮,進了這個門,我們便以同門相處,此處沒有什么大王,也沒有什么大臣我們都是公羊之士人,我師父和師兄都不在長安,往后諸君若是遇到了什么事,盡管先來找我,我定然為諸君辦成”
他這么一開口,諸多公羊眼前一亮。
有一人忍不住說道“公孫君還曾說您年幼頑劣,說若是有冒犯的行為,讓我們勿要怪罪,今日見到大王,才知道,這些傳聞實在不可信啊,大王年紀輕輕,卻有賢王之資”
“是極是極”
又有人附和道“若是大王早在長安,我們又何必為黃老所欺呢”
看著迅速就開始打成一片的眾人,公孫弘深吸了一口氣,趕忙請劉賜坐下來。
劉賜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看著眾人,面色嚴肅,“我先前雖然不在長安,可對長安的事情也是頗為清楚的,我知道各位所遭受的委屈,黃老欺人太甚,這長安里的賢才,當真是越來越少可是我已經返回長安,就不會再讓人欺辱我公羊”
“拜謝大王”
眾人說著,神色高亢。
劉賜則是與他們一一問話,詢問他們的名字,籍貫,每一個人都是久仰大名,而對他們的籍貫,也是說些他們當地的特產,說些容易拉近關系的話。
大家即使知道對方是刻意親近,但是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畢竟這位雖然年幼,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漢諸侯王,這叫禮賢下士
很快,他們就聊的格外火熱。
“我在長安,想起夏國的戰事,整日不安,恨不得明日就騎著戰馬前往夏國,掃平那些敵人,安我夏國百姓,奈何啊我那夏國,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國內賢才大多避而不及,沒有人愿意跟隨我前往”
“大王治理夏國,擊退外敵,何需那些庸才若是大王不嫌棄,我們都愿意跟隨您前往夏國,教化當地的百姓,傳圣人之道,使得大王再也沒有擔憂”
劉賜都沒有想到,禮賢下士會如此的順利。
公羊對劉賜幾乎是沒有任何的抗拒,紛紛都表示愿意為劉賜效力,有些人甚至恨不得當場就騎馬殺向夏國,劉賜第一次感受到了學派的威力,難怪啊,難怪阿父非要讓我們兄弟幾個都拜入大家門下,原來是有這樣的好處平日里,劉賜的禮賢下士總是起不到什么作用,尤其是面對這些真正的士人,更是沒有什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