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面對同學派的人的時候,他才體會到了那種賢王的感受。
這讓劉賜極為的欣喜。
他大聲的說道“寡人何德何能啊,能得到諸位這樣的賢才等我們返回夏國,定然使夏國大治,百姓富裕,天下再也沒有人敢輕視我們夏國”
“大王說的對到時候看那些黃老還敢不敢對我們公羊無禮”
公孫弘臉色大變,急忙清了清嗓子。
“也不能這么說,諸多學派應當和睦,如此才是治理國家的道理縱然是黃老,也有道德之士,不能因此而否決。”
劉賜很是不屑,“黃老能有什么賢才真賢才還是得看我們公羊他們整日就說什么不動干戈,光靠著一張嘴,能治理好夏國嗎能擊退外敵嗎我們公羊可就不同了,我們各個持劍,也就是我那大哥酷愛黃老,否則黃老哪里能活到如今呢他們有什么資格啊,我們去夏國,殺掉那些不愿意服從我們的人,教化當地那些愿意歸順我們的人,讓大漢數百年都不再受到長城外的威脅,我們的功勞,不是他們所可以仰望的”
“大王說的好啊”
“天命在漢,大漢就當去教化四方,傳圣人之學問,使得天下都知禮儀,明榮辱,除盡惡賊,使得天下蒼生仰慕與圣人教化之下”
“對,不只是草原,還有那身毒還有那安息還有阿父常常說的騾馬我們要讓他們都懂得圣人的道理讓他們明白公羊的道理”
公孫弘知道,事情已經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圍內了,戰狂們聚集在一起,眼神火熱,熱血沸騰,將黃老的養民一套批判的一分不值,恨不得現在就帶著軍隊干到安息國去,劉賜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令人拿來了酒水,說著自己的大志向,董仲舒很是安靜的坐在他的身邊觀察著面前這些大儒們,時不時就會開口附和。
他每次說的,正好都能戳中這些人心里最渴望的東西。
當劉賜說起自己要建立一個橫跨東西,天下無敵的強國的時候,董仲舒直接為他解釋,“大王是要教化東西之民,揚圣人之道與極西”
當劉賜說自己做夢都想砍掉安息王的頭顱的時候,董仲舒解釋道“安息王不知圣人道理,乃是害民之賊,大王這是要為天下除害,讓安息人脫離暴君的統治,享受圣人的教化”
當劉賜說起自己要讓天下人聽到自己名字后都要顫抖的時候,董仲舒又解釋道“這是要揚公羊之威,使公羊之學說傳遍九州,惡人聽到不寒而栗,善人聽聞激動難耐”
就如當初劉長身邊的浮丘伯一般,董仲舒已經成長為了一個非常合格的輔助,在他的助攻下,劉賜大殺四方。
一番話,說的這些公羊們激動不已,高呼主公。
公羊本來就有點容易上頭,哪里經得起他們倆人如此激將,當即,這府邸就變得熱鬧非凡。
當劉賜離開這里的時候,臉上是說不出的得意,他拉著董仲舒的手,“仲舒啊我今日才知道了學派的重要啊”
“若是這公羊學派能繼續壯大,等到傳遍天下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愿意為我所用呢到時候夏國還需要擔心官吏不足嗎遍地都是賢才,誰能比得過我夏國呢”
夏侯賜只是打了個哈欠,他對這些學問上的事情不太關心。
董仲舒認真的說道“故而我先前就曾勸說過您,不必太著急夏國的情況,大王有公羊輔佐,將來定然是人才濟濟,不會缺乏能人”
就在兩人激動的談論著要事的時候,有人走上前來,那人也不知在這里等候了多久,直接看向了劉賜。
“大王,太子請您現在就前往他的府邸。”
劉賜方才喝了些酒,整個人還有些暈乎,聽到這句話,整個人都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