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沙樹是一名兒童繪本作家。
她是一個想象力很豐富,也很感性開朗的女孩子。
盡管有先天性心臟病,以至于她從小就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樣,然而充滿了幸福和愛的環境,仍舊讓她成長為了很樂觀堅強的人。
身體不好沒關系。
壽命可能沒別人那么長沒關系。
有很多東西都不能體驗也沒關系。
——因為我所擁有的幸福和快樂,并不比其他人少。
人的內心可以很堅強。
只要有能夠抓住的、牢固的錨點,那一個人的心就可以堅不可摧,就可以在不完美的現實與挫折中依舊過得積極向上。
戀人川上鳴江與父母,對屋內沙樹來說,就是那件可以讓她堅不可摧的鎧甲。
就像是諸伏一家對于hiragi的意義一樣。
……但是人的內心也可以很脆弱。
脆弱到只要失去錨點,甚至不需要再對其做些什么,人就可以自己在殘酷的現實與痛苦中走向自我毀滅。
有時候,比外部的傷害更痛的,是來自內部的潰爛。
堅不可摧的鎧甲被撕破,就像是將皮膚也剝離了一般,哪怕靜靜呆著,也會在無法愈合的鮮血淋漓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
無法接受戀人的死,是沙樹蘇醒后陷入渾噩的起因。
無法接受戀人為了自己而死,是沙樹從父母口中得知事情經過后,因過分自責而陷入抑郁的起點。
沙樹因為身體問題,沒什么玩得來的人。
所以,她一直很珍惜她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
因此,“好友”八木茉由探病時若有若無透露出來的暗示,被沙樹呆呆地聽了進去。
原本就站在崩潰邊沿的沙樹,也就這樣被徹底推下了深淵。
……懷疑的種子,最容易在負面情緒爆棚的內心中發芽。
我的爸爸,真的為了我而逼死了鳴江嗎?
不,不不不,不可能——!
爸爸不會這么做的。
鳴江、鳴江他也是爸爸媽媽們看著長大的。
爸爸不會這么對鳴江。
但那顆來自愛人的心臟在時不時抽痛。
又悶又痛。
爸爸安慰她,說這是器官移植手術后正常的排異反應。
但是。
“哎呀哎呀?簡直像是心臟的原主人在怨恨什么似的,啊,別當真,開玩笑的。”
“我只是覺得很可惜,明明再等多一個月就有心源了,鳴江君和你爸爸還是太著急了……”
八木茉由漫不經心的話語,時不時在腦海里反復播放。
本就因為戀人死亡的噩耗而情緒萎靡的沙樹,因為這幾句話而陷入了連綿不絕的恐慌。
信任和懷疑在拔河。
最終被一個不受控制的噩夢打破了平衡。
她在夢中看見了自己的戀人。
……看見了戀人冷漠的臉,和毫不猶豫轉身離她遠去的背影。
明明再等多一個月就有心源了。
鳴江本來可以不用死的。
——沙樹驚醒了。
抑郁癥患者,本身就無法控制自身的行為,本身就要比常人更加受到負面情緒擺弄。
她的理性告訴她:要信任爸爸媽媽,他們很愛你,如果有疑問的話,就要直接去開口和他們確認。
然而無法控制的負面情緒卻在不斷述說著各種可能:
是不是正因為他們很愛我,所以才做出了糟糕的事情呢?
去問又能怎么樣?
萬一他們欺騙我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