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趙徽回來了,他今天也要攻城。
公孫瓚心中清楚,雖然趙徽出現在這里了。
但是趙徽的精銳部隊,還在回來的路上,幾萬大軍不可能這么快都趕回來。
現在城內的三萬士兵,還是各郡征調過來的。
他并不是沒有機會。
公孫瓚在發起攻城的時候。
東城門前,鞠義也率領著大軍,發起了沖鋒。
兩人一東一西。想要攻破北平城。
公孫瓚心中很清楚,現在只是趙徽回來,他還有機會。
但是要等到趙云帶著主力部隊回來,他的希望就非常渺小了。
只是北平城,趙徽當初也是待了半年多。
雖然現在城內的士兵,只是各郡征調來的。
說不上是烏合之眾,但也不是精兵。
如果是在城外,趙徽就算親自率領這三萬士兵。
正面與公孫瓚的軍隊對決,趙徽失敗的可能行非常。
如果加上鞠義的兩萬軍隊,趙徽則是必敗無疑。
但現在,趙徽是守城。
即使手中這三萬士兵,并非精兵。可是依靠城墻,還有弩箭,落石,滾木等東西。
公孫瓚想破城,沒那么容易。
趙徽在城內準備的弩箭、滾木、落石非常多。
這些東西沒有消耗完前,公孫度的士兵,幾乎不可能通過云梯,爬到城墻上。
滾木,落石,本都是沖著城下的敵軍砸去的。
而弩箭也會覆蓋住云梯上的敵人。
云梯上爬滿了士兵,但是統一時間,也只能有三四個人,能夠登上城墻。
只是這些人,剛剛借著云梯,跳到城墻上,馬上就被殺死,然后尸體被扔到城下,砸在他們的同伴身上。
這些只是普通士兵,當他們跳到城墻上的時候,面對同時刺過來的三五把長矛時,他們擋不住,只能被刺死。
除非有實力強大的人,登上城墻,至少堅持一段時間,才能讓更多的人登上城墻,然后逐漸站住腳跟。
但是現在,顯然還沒有出現這樣的人。
守城的士兵,現在是不如公孫瓚的軍隊精銳。
但是三五個人,同時應對一個跳到城墻上的敵人,還是比較輕松。
公孫瓚推出來的云梯,只有十個。
趙徽親自守在一個云梯前面。
典韋張望等人,也都和趙徽一樣。
面對趙徽,那些從云梯上,想要跳到城墻的敵人,還沒落到城墻是,就被趙徽一刀劈死了。
不管是公孫瓚,還是鞠義,都沒能登上城墻,也沒有能撞破城門。
攻城只持續了半個時辰,公孫瓚就撤兵了。
他想破城,但是又不想自己的傷亡太大。
他還需要防備鞠義。
現在這樣強攻,傷亡太大,公孫瓚難以接受。
他手中只有這三萬士兵,他現在沒有地盤,無法招募新的士兵。
公孫瓚沒有趙徽攻打遼東時,那種破釜沉舟的氣勢。
他想破城,但又害怕失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