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被袁術超過,袁紹心中可是一直想追回來。
在派出死士去暗殺袁祭的同時,袁紹加大了對青州的投入。
又派文丑率領兩萬兵馬,去支援顏良。
這兩萬人中,有一萬是袁紹這幾年,訓練出來的最精銳的長戟兵。
還有五千先登死士,和袁紹從小培養出來,用于刺殺暗殺的死士不同。
這五千先登死士,是專門用來攻城的。
只要出動他們,沒有破城,他們就不會后退。
這是袁紹手中,最精銳的士兵,每個人都很強大,最重要的是,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怕死。
只要下了命令,他們的心中只有勇往直前,即使面對箭雨,滾石圓木,甚至是火海,他們都敢沖進去。
即使袁紹投入了大量的錢財,他手中的先登死士也不過只有這五千人。
即使他們每個人的實力,比不上趙徽手里的陌刀隊。
但是正面對決上,兩百陌刀隊肯定是擋不住五千先登死士。
雙方的數量差距太大,而且先登死士不懼死亡。
而趙徽的陌刀隊,每次戰斗,都是以擊潰敵人的心理為主。
兩百人的數量,還是太少了。
不過除了陌刀隊,趙徽手中的其他士兵,也都是精兵。
先登死士更多是那一股不怕死的氣勢。
很多戰爭,都是一方先出現潰敗,很少有雙方一直死戰到最后一個人。
而先登死士在戰斗中,絕對不可能出現潰敗。
當是平時的訓練,就已經死了數千人,而幾次戰斗中,死的人就更多了。
很多人都不是被敵人殺死,而是因為在戰斗中,出現慌亂后退,被自己人所殺。
先登死士,就是袁紹用人命堆出來的。
從最初的數萬人,最后只剩下這五千人。
現在袁紹出動長戟兵和先登死士,對青州他勢在必得。
攻打青州,要比攻幽州容易很多。
青州并沒有多少險地,天氣也比不上幽州寒冷。
北海的孔融,早就丟了北海,跑去兗州投奔曹操。
公孫瓚面對一個顏良,就已經力有未逮了。
現在再來一個文丑,而且還是率領袁紹最精銳的士兵,現在對的形勢,對公孫瓚非常不利。
進入青后的公孫瓚,雖然之前一度占據了半個青州,可是這段時間來,并沒有什么人才來投靠他。
劉備三兄弟離開他后,公孫瓚手里能用的人就更少了。
如今能和他商討事情的,只有嚴綱和單經兩人。
而這兩人雖然不能說是草包,但是能給公孫瓚的幫助非常有限。
退到北海城的公孫瓚,很快就收到了文丑率軍進入青州的消息。
公孫瓚有些后悔,當初他應該選擇并州的。
只是這樣的后悔,并沒有什么用處。
而且就算他當初選擇了并州,現在估計也已經死在太史慈手中了。
選擇青州他反而活的更久一點。
公孫瓚并不甘心,他派人去向在徐州的劉備求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