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叢林戰,山地戰來說,公孫瓚也是陌生的。
這是他第一次指揮叢林戰戰。
可是公孫瓚的指揮,并沒有改變,和以往一樣。
三千人,一窩蜂的朝著典韋的兵馬沖過去。
看起來漫山遍野都是人,氣勢很足。
可是真正能碰到典韋這邊士卒的人,并沒有多少個。
大多數人,只是漫山遍野的亂跑。
收到消息的典韋,馬上就讓十個大隊分散開,成弧形前進。
每個大隊中的十個小隊,也是相隔十丈遠。
一瞬間,一千人就覆蓋住方圓十里范圍。
只要踏進這個區域,馬上就會被射殺。
一千人繼續向前推進,只是速度相對之前慢了一點。
但是他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始終控制在十丈左右。
每一支小隊,至少會看到其他兩支小隊的身影。
同樣每一支小隊,至少會被兩支小隊看到。
保證每一支小隊遭遇戰斗,另外的小隊可以馬上支援,并且配合殺敵。
公孫瓚帶的三千人,此刻還是聚在一起,但是山地的地形,讓他們的隊形很是混亂。
在這里山林中,公孫瓚這幾年學的兵陣,都無法擺出來。
以前,公孫瓚研究的都是騎兵。
在冀州的幾年,他主要研究的是攻城戰。
他從未考慮過山地戰。
誰沒事會跑到山林里戰斗。
除了剿滅山賊之外,他們根本不會進入山林。
“報,敵人隊形分散。”斥候來報。
“繼續前進。”
公孫瓚并未改變隊形。
他本來打的主意,就是要以多欺少。
現在典韋把隊形散開,也是正合他意。
誰不知道,打戰就要把士兵擰成一股繩,只要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要是士兵都分散開了,各自為戰,他們只會被一個個擊破。
公孫瓚還沒有意識到,叢林戰和平地戰的區別所在。
為什么躲在深山中的山賊,會讓人頭疼。
為什么南邊的山岳之人,一直以來不愿臣服,大漢卻拿他們沒有辦法。
公孫瓚現在只看到,他的人數比典韋多。
他的實力比典韋強。
雙方的距離在不斷拉進。
從十里到五里。
叢林茂密,遮住大部分的視線,還看不到對方,但是已經可以聽到公孫瓚大軍的動靜。
公孫瓚并沒有意識到,此刻他手里的三千人已經進入典韋的弧形包圍圈。
而后弧形兩邊的小隊,開始向內收縮。
咻!
一支利箭,從樹后射出。
公孫瓚隊伍中的一個士兵應聲倒地。
“有敵人。”
看著眼前躺在地上的士卒,他的脖子側邊插著一根利箭。
周邊的其他士卒,變得慌亂,紛紛警戒的看著四周。
但是樹木遮擋了他們的視線,他們什么也沒有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