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兩艘新的戰艦,從埃姆登造船廠下水了。這兩艘戰艦,都是500噸級的“霍夫曼級”戰艦,采用了密集龍肋骨的戰艦造法和加厚了側舷。加上,船上裝備了40門12磅鐵炮,防護力和攻擊力都十足。
而且,因為采用了4比1的長寬比,使得戰艦的航速達到了10節,高于9節的250級武裝商船。
可以說,這種參照了后世英式蓋倫船的“霍夫曼級”戰艦,防護力高,攻擊力強,還特么的速度快
總之,在這個年代,它就是最完美的戰艦
在去年10月份第一艘霍夫曼級戰艦下水后,馬林感覺滿意,于是就安排埃姆登造船廠,按照之前記錄下的數據,開始使用高溫蒸汽盒子和模具,開始批量彎曲制造戰艦所需的船肋骨。因為被高溫蒸汽沖刷了幾個小時,所以,木材內部完全濕透了。為此,這批船肋骨,需要風干幾個月后,才能繼續使用。
也因此,到了第二年春天,這些船肋骨才能用于造船。正好,馬林的商隊從東歐購進了兩根30米長的主龍骨木料,兩艘新的戰艦就開始建造了。到了8月底9月初,這兩艘船終于是可以下水了
馬林再度親臨視察,并登艦感受,感覺還是不錯的。于是,兩艘戰艦正式入役,并被編號為霍夫曼級2號艦和3號艦。
船上的水手,操控船上的全裝帆中間橫帆,首尾三角帆,用于順風航程和全三角帆用于逆風航程兩套船帆都沒有問題。因為,馬林創建的水手學校,培養了大量的弗里斯蘭年輕漁民成為水手。一艘戰艦,操控船帆需要的水手,也不過才60人,馬林培養了兩三千水手,完全夠用。
當然,船上的炮兵,則有些難以培養。馬林倒是在陸地上設立了炮兵訓練營,培養炮兵。可是,在陸地上開炮和在戰船上開炮完全就是兩回事。
在陸地上開炮,若是使用炮臺的火炮,壓根就沒有“復位”這個環節,簡單無比。因為,炮臺的石頭根基,完全可以吸收火炮的后坐力,不管火炮口徑多大。
可是在船上不同,馬林根據后世看過的圖片“設計”的四輪炮架,開炮后,肯定是要后退的。不然,固定在船體上的話,所有后坐力都反作用到船身上,一旦側舷齊射,很容易引起翻船
而且,四輪炮架的后面,在開炮前,還要拴上繩子。開炮后,四輪炮架受到后坐力猛地向后退,還會掙斷繩子。當然,這個階段繩子的斷裂,也會吸收大量的反作用力做的功。然后,斷掉的繩子打個結,繼續使用
戰船上的火炮,炮口肯定是伸出船舷和下夾板的火炮炮門的。但是,因為是前裝炮,如果炮口繼續留在外面,就根本無法從炮口裝填火藥和炮彈。所以,四輪炮架的后退,也能讓炮口退回船內,方便炮手裝填火藥和炮彈。
所以說,四輪炮架的后退及掙斷繩子,無論對于減少火炮后坐力對船的影響,還是從方便裝填上來講,都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