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格林納達島的船,去的時候,走的是加那利群島南邊向西的航線,但在回程的時候,卻是沿著向風群島北上,先抵達亞美利哥島和布雷頓角島后,才順著北大西洋暖流,順風順水地返回歐洲的。
所以,阿本的船上,帶了大米和生姜送回歐洲的事情,布雷頓角島總督加蘭德和雙島總督塔拉都是知道的。只是他們都還年輕,自然不如老喬治手段老辣。因此,被老喬治搶先表功了。
但他們也不是傻子,總要送點東西回歐洲表表功。正好,眼下秋收剛過,在阿本的船經過后不久,塔拉也讓雙島自用了一艘柯克帆船,裝載了幾袋收獲的大豆以及一些腌制好的鯨肉和熬制成的鯨油,準備送回歐洲。
布雷頓角島總督加蘭德自然也不能落后,于是,他也下令布雷頓角島唯一的一艘用于往返歐洲的柯克帆船,裝滿了黑麥和咸魚,打算和雙島的船一起回歐洲。
布雷頓角島就在紐芬蘭島邊上,這里的海魚多得要命。所以,當馬林派來的漁民適應了這里的海況后,捕撈的魚多得很,完全吃不完。
而且,不管是布雷頓角島,還是雙島,島上因為開荒而被砍伐的大樹很多。那些橡木,自然是留著主干作為木料。但那些邊角料,以及其他樹種的木料,直接就成了燃料。
不管是加蘭德,還是塔拉,都是馬林的心腹。他們自然知道,馬林是靠著煮鹽發達的。于是,他們也用這些木料,在海邊架起大鍋,開始了煮鹽。同樣地,格林納達那邊也是如此。
所以說,三處殖民地,因為柴火充足,鹽也很充足。拿來腌制咸魚,一點都不心疼。甚至,知道悉尼灣北邊北悉尼有煤礦的加蘭德,還打算利用當地的煤礦,大規模煮鹽。為此,加蘭德打了報告,向馬林申請在北悉尼煤礦附近海邊建設大規模的煮鹽基地。這份報告,也將隨船送回歐洲。
而且,加蘭德發現,布雷頓角島附近的海魚,鯨魚數量一點都不少。畢竟,鯨魚是靠著吃小魚生存的。在紐芬蘭漁場這么個小魚特多的海魚,沒有鯨魚就有鬼了。
所以,加蘭德還打算申請,讓亞美利哥島那邊,分幾個捕鯨能手過來,在布雷頓角島也搞捕鯨業。
塔拉派出的船上,裝滿了超大塊的腌制鯨魚肉和大桶大桶的鯨油,讓加蘭德羨慕壞了。雖然,布雷頓角島這邊不缺魚,但缺油啊。雖然說,鯨油不能直接吃,但用來照明也是好的啊。不管是油燈還是火把,加點鯨油,再好不過了。雖然布雷頓角島的漁民,也可以從一些小魚身上刮點油出來,但是太少了。不像亞美利哥島那邊,都熬制了60桶鯨油了。這次塔拉,直接讓人裝了50桶熬制好的鯨油,送回歐洲。
這些鯨油,都是裝在100升的大木桶里,每桶鯨油重達200磅左右。50桶,相當于1萬磅鯨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