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塔拉這次送回去這么多鯨油,肯定會受到表彰的。眼熱的加蘭德,也想向馬林申請在布雷頓角島附近海域捕鯨。因為,這里的鯨魚數量一點都不比亞美利哥島附近少,甚至還要多些。
只是,馬林把當初特地培訓的30名捕鯨好手,全部送去了亞美利哥島,布雷頓角島這邊,只有普通漁民,沒有能捕鯨的勇士。所以,他希望馬林能調派兩組12人捕鯨能手過來,在布雷頓角島附近海域也展開捕鯨。
兩艘船從布雷頓角島悉尼港出發,花了一個多月就橫跨了大西洋,抵達了埃姆登港。畢竟,從北美回歐洲,那是順風有順水,沒理由不快。
就在格林納達島的船后面半個月的樣子,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的船也抵達了埃姆登港當馬林看到那巨大的鯨肉塊和大桶大桶的鯨油時,也是非常的高興。鯨肉塊馬林特地嘗了嘗,發現還不賴,和牛肉差不多。
事實上,馬林不知道,這是塔拉特地挑選的小須鯨的鯨肉。其他種類的鯨肉,有股腥臊的味道,直接吃是不好吃的。除非,放調料遮住味兒。
塔拉雖然不算聰明,但討好自家少爺還是懂的。所以,在亞美利哥島上,他把其他類型的不太好吃的鯨肉都分給了移民們。而最好吃的小須鯨肉,大部分都腌制起來,打包送回本土,給馬林吃。
這些腌制好的超大塊的小須鯨肉,讓馬林和手下的貴族們,很是享受了一頓鯨肉大餐。當晚,馬林宴請了很多在奧里希的部下,品嘗了煎、炸、炒、煮、烤等全套的鯨肉大餐。只是,因為是腌制的,銬起來并不怎么好吃。但不管怎么說,鯨肉也是一種稀罕的美食,讓大伙都過足了嘴癮。
至于那些鯨油,一部分送去了庫房,供應宮廷和各家貴族,作為燈油。還有一部分被送去制造肥皂去了。
肥皂的主要原料,就是油脂和堿。馬林現在擁有很多埃及進口的純堿,加上這些鯨油,完全可以大量制造低成本的肥皂了。
此前,歐洲的肥皂,都是使用草木灰提取的純堿和動物油脂制造出來的,成本是很高的。畢竟,動物油脂也是一種食物。不管是牛油還是羊油,都是很受歡迎的食物。尤其是,在這個缺乏油水的年代,油脂是一種很補充油水的食物。所以,傳統的肥皂制造,成本也是很高的。
馬林利用鯨油來制造肥皂的話,成本要降低一大截。畢竟,鯨油成本是很低的,只需付出捕鯨手的勞動而已。不像養牲口,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飼養牛羊。養成后,才能獲得不多的油脂。而鯨油,都是成桶獲取的,一頭鯨,能獲得幾桶鯨油這成本,根本沒法比
加上,從埃及進口天然純堿,成本也比從草木灰里提取純堿低多了。所以,用鯨油和埃及天然純堿制造肥皂,成本大約只有傳統肥皂制造的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