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咸魚和黑麥,馬林并不太看重。因為,那玩意歐洲也多的是。倒是亞美利哥島送來的幾袋大豆,讓馬林振奮不已。因為,這證明了印度大豆,也是可以在溫帶地區很好地種植的。
塔拉在報告中說,這些印度大豆,當時種植的時候,發芽率不高。大概,那批大豆還不適應北美的溫帶氣候。所以,發芽率不超過6成。但是,這些發芽了的大豆,后來大多都成長良好。雖然畝產只有100磅,但也讓馬林開心不已了。畢竟,這次畝產只有100磅,很大原因是很多大豆都沒發芽。
等明年塔拉再挑選出粒大飽滿的二代大豆作為種子繼續種下去的話,應該就比較適應當地的氣候了。畢竟,那些粒大飽滿的大豆,都是從很適應當地氣候的植株上生長起來的。
鯨肉、鯨油和大豆,是馬林這次最滿意的東西。說起來,這三樣,都出自塔拉的亞美利哥島。倒是加蘭德一個彩頭都沒獲得,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至于加蘭德申請調兩個小組的捕鯨能手去布雷頓角島,馬林想了想,還是同意了。畢竟,紐芬蘭漁場那邊,鯨魚數量也不比亞美利哥島那邊少,甚至要更多。
在未來,馬林還打算移民更多的漁民過去,并挑選年輕勇敢的漁民,學習捕鯨,擴大捕鯨規模。
這個年代的鯨魚如此得多,還沒有經歷過人類的瘋狂捕殺。所以,馬林即使擴大了捕鯨規模,也不會對鯨魚數量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捕殺了那些鯨魚,對于馬林卻影響甚大。因為,他可以獲得很多的鯨肉和鯨油。
另外,對于加蘭德申請在北悉尼煤礦附近建立大規模的煮鹽場的建議,馬林也表示了肯定。事實上,馬林正擔心自己用煤炭煮鹽的秘密被人發現呢。上次丹麥上百艘戰船圍困埃姆登,就把馬林嚇壞了。他倒不是害怕丹麥艦隊的戰斗力,而是怕他們腦子發熱,跑到自己隱藏在巴爾特魯姆島上的煮鹽中心那兒,發現馬林的秘密,并搞破壞。
所以,上次馬林才那么干脆地認慫的。畢竟,煤炭煮鹽,可是馬林經濟的命脈。糧食雖然也來錢,但馬林不肯賣糧換錢。因為,他需要糧食養活移民。在不賣糧的情況下,賣鹽就成了馬林最主要的經濟命脈了。
加蘭德的建議,讓馬林突然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到底要不要把煮鹽中心搬到布雷頓角島去
要知道,布雷頓角島上就有大煤礦,就在海邊不遠。要是安排足夠的挖煤礦工過去,把挖到的煤,直接拉到海邊煮鹽,的確很方便。而且,絕對不會有外人來窺探。因為,在美洲金銀名噪歐洲之前,美洲在歐洲人眼里就是蠻荒之地,腦子被驢踢了才肯過來
況且,這里離歐洲也不遠,用船把鹽運回歐洲,也很快捷方便。最最重要的是,能夠最大程度上做到保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