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敵軍的時候,把偏廂車有板墻的那一面對著敵軍,士兵們通過板墻上的射擊口,用火槍和弓箭射擊蒙古騎兵。
偏廂車巨大,蒙古騎兵顯然沖不過去。而且,射箭打擊明軍的話,弓箭也被板墻給擋住了。而明軍,卻能通過板墻上的射擊孔,從容射殺蒙古騎兵。甚至,因為偏廂車巨大,戚繼光還把虎蹲炮搬上了偏廂車,射殺蒙古騎兵。
靠著這種車陣,戚繼光坐鎮薊北的時候,殺得蒙古騎兵不敢靠近
馬林上輩子曾經分析過這兩種戰車的優劣,發現,論戰斗效果,自然是戚繼光的偏廂車戰斗力更強,防護力更高。
但是,偏廂車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主要問題是,偏廂車太過笨重,不利于行軍。而俞大猷的獨輪戰車,雖然沒有偏廂車防護力好,但勝在輕便靈活,行軍方便。大軍若是快速行軍,獨輪戰車也能跟得上。若是換成偏廂車,就只能跟著輜重部隊慢慢走了。
而且,驟然遇到敵軍騎兵的話,獨輪戰車部署更快,只要把兩個支架插入土中,固定車體,就可以阻敵了。而偏廂車,則要花時間把拉車的戰馬先解下來,然后車廂側面排好,正對敵軍,比較耽誤時間。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地區,除了東歐的韃靼人,西歐是沒有成建制的弓騎兵的。所以,沒有必要使用偏廂車來阻擋敵軍騎兵的弓箭射擊。
因為,西歐騎兵和阿拉伯騎兵,都是近戰型騎兵。只要祭出俞大猷的獨輪戰車,就足夠阻擋對方的沖鋒了。
退一步講,就算敵軍有弓騎兵,馬林的方陣里有大量的火槍手,對射也毫不落下風
想到這里,馬林決定,給自己的大軍,大量裝備俞大猷的獨輪戰車
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為馬林想到了西班牙方陣的缺點缺乏進攻能力
馬林的方陣,因為在方陣四周挖了兩道深溝。雖然阻擋住了敵軍的前進步伐,但同時,也阻礙了己方軍隊的進攻路線。
所以,馬林的方陣,只能用于防守戰,不利于進攻。
但是,若是把挖深溝改為使用俞大猷戰車的話,那就大不一樣了
敵人進攻的時候,獨輪戰車的兩個后腳支架,深深扎入土中。但若是敵人敗逃了,推車的士兵完全可以把后腳支架從土中拔出,然后推著車追擊敵軍。敵軍若是反撲,再把后腳支架扎入土中打防守反擊唄
如此一來,馬林的軍隊,移動能力將會上一個大臺階,不再是只能站在那兒被動防守了,也有追擊敵人的能力了。
而且,獨輪車不但輕便,上面也可以放一些軍用器械的。比如,可以放一些拒馬和扎馬釘。一旦敵軍騎兵數量太過龐大,推車的士兵,可以把車上的拒馬和扎馬釘扔到車前,阻擋敵軍騎兵的沖鋒。無論是釘滿釘子的拒馬,還是專門扎馬蹄的扎馬釘,都會成為敵軍騎兵的噩夢
當然,這一招是在敵軍騎兵數量太多的情況下才會使用。不然,撒那么多惡毒的扎馬釘,不但影響敵人的沖鋒,也會影響本方軍隊的追擊的。人的腳要是踩上扎馬釘,那叫一個酸爽啊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